【中策组‧观点】改组莫沦门面功夫 香港人需要智囊而非小说家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林郑月娥甫上任,推出多项“新思维”政策吸纳青年人,例如升格“青年事务委员会”、呼吁青年自荐入政府咨询架构,又将中央政策组改组更名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欲在政策研究上添砖加瓦,可惜社会质疑声不绝。周五(11月3日)林郑在多家媒体撰文,阐述她对中策组改组为创新办的构想,强调中策组应发挥更大效能。这是中策组成立近三十年来首次重大改革,作为向政府谏言的核心机构,中策组过往非议不断,上届中策组,更加撰写长达11万字的“小说”,假设2047年长者占中的情境,被指浪费公帑。今次政府欲将其与青年政策融合,惹人质疑青年人加入政府架构是否能真正直抒己见,创新办又会否以青年人为挡箭牌故态复萌?

政府若想改革咨询式的行政理念,真正将创新思维注入公共政策中,须有自下而上赋权青年参与社会事务的决心和行动。(资料图片)

中策组于1989年由当时的港督卫奕信提出成立,回归后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是香港政府架构下专门负责政策研究的智囊组织。中策组的职能和地位会根据行政长官的不同施政风格而改变,例如首任行政长官看重智囊组织的角色,故而对中策组倍加重视,曾绕过政策局直接将中策组提出的政策建议直接纳入《施政报告》的草稿中。而曾荫权则更为重视政务官,在他担任行政长官期间,中策组从服务特首转向服务政策局。在梁振英时代,中策组权力扩张,不仅可以挑动舆论,还可以影响政府人事任命和研究拨款。2013年中策组收回每年2,000万“公共政策研究计划”拨款权就引起社会轩然大波,而后批出的20项研究项目中多达14项与梁振英主打相关。当时的首席顾问邵善波还曾高调表示,中策组是不独立和不中立的“政府工具”。

林郑称其施政理念有“新思维”,此番改革中策组更是加入“创新”二字,似乎有焕然一新之感,从一个政府内部的神秘机构摇身一变,成为能够吸纳年轻人声音、紧跟时代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根据过往经验,回归20年来中策组的职能和作用不断变化,本应为社会事务服务研究公共政策的机构,却会受政府内部架构的权力分布所影响。换而言之,中策组能否发挥智囊团的功效,客观中立为社会谋利、向行政长官谏言,实在惹人质疑。

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在他领导下,中央政策组的权力大幅膨胀,到了林郑上场,一切成为历史。(资料图片)

林郑改组中策组有其宏图规划,称希望将青年人的意见早日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中。事实上,现时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声音高涨,尤其在后伞运时代,青年人更为积极参与研究社会事务,民间亦不乏研究公共政策的独立机构或社区组织,获得的舆论回响甚至远胜政府,更能激起社会讨论和反思政府的政策与作为。要在制定政策前便吸纳青年人意见其实并不难,只是政府有口无心,无视现时社会上已有的有为青年,认为在体制内运作的才为可取建议。

另一方面,近年发生多宗社会运动,青年人因为其诉求得不到政府回应,故采取激进方式走上街头。然而政府往往避重就轻,以青年人上流难为由回应社会撕裂局面,打压有不同政治取态的青年人,早已让青年人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观感,更不难理解此次创新办吸纳青年人引起社会反感。青年人和政府有信任危机,若建制派一味鼓励年轻人拿出勇气进入政府,而不拿出诚意表明会否做政治审查、将部分有志青年拒之门外,如何让青年人相信制度不再僵化?

事实上,政府若想改革咨询式的行政理念,真正将创新思维注入公共政策中,须有自下而上赋权青年参与社会事务的决心和行动。若青年人加入创新办后仍游于不同决策局边缘,受僵化的行政体制掣肘,谏言受阻,只会虚耗参与政治的机会,沦为为政府代言的政治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