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家用可以计,孝心点样计?互联网热话是怎样炼成的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加左人工但唔想俾阿妈知,惊要畀多啲家用”;“个女揾15k,我叫佢畀三千家用都唔肯”;“畀完家用真系储唔到钱,但点都要畀架啦。”不少打工仔每逢出粮也要献上家用,成为生活的必要开支;而几乎每个毕业生都会讨论过应给父母多少家用,过去亦有不少关于家用导致家庭纠纷的新闻;早前“连登仔”也在讨论区分享了一张“家用量表”,以父母在自己童年时的“功过”来厘定家用的金额,旋即引发热烈的讨论。
家用到底应给多或少呢?怎样才算是多?又怎样叫少?这些问题本应因应每个人处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更何况这本属于私人生活,不涉及公众利益,无须公开交待,更无必要被“公审”。可是,不少话题在互联网上被转化成公共话题,网民一人一句看似在明辨是非对错,但真是如此吗?

早前“连登仔”在讨论区分享了一张“家用计算表”。(资料图片)

网民心目中的“正义”

家庭本属“私人领域”,不涉及“公众利益”,向来都不会放到“公共领域”去讨论。可是,媒体出现后,公/私领域的界线已不如以往一样分明,不少家庭纠纷成为新闻,然后被放到公众眼前;互联网出现后更是令公/私领域的界线崩解,不少情爱、家事、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大小事,都被动或主动地被放到网上供大众一人一句随意讨论。这种讨论看似是在辩明对错,可往往却变成了情绪渲泄,网民把事情分享在网络前,已对相关事件有一定立场,亦抱有个人对于“正义”的看法,因此本属“私人领域”的事在网上就变成一件有关对/错的道德讨论。更莫讲有不少话题在网上最后都快速被改变方向,变成人肉搜寻或公审,最终只为成就部份网民心目中的“正义”。

之前有网民在讨论区“呻”自己因家用被家人凉薄对待。(网上图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例如早前就有一个理财顾问将客户的收入与支出分享到网上,该客户随后即被大量网民公审,指该客户月入万八,竟只给350元家用,反而用5000元娱乐与消费,毫无孝心。可是,正如俗语所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能有人要养家,基于责任心,便多给家用;也有父母一心想子女先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子女给家用。关上门,一家人的相处如何,子女怎样表达孝心,父母怎样才可感到关爱,只有本人清楚,哪可只凭家用的金额多少来一锤定音?

家用计算表:是正义还是框架?

而在网民间流传与讨论的家用计算表(法),以清算父母过去为出发点以衡量家用,就算之后有网民提出另外一些指标如是否同屋企人住、有无做家务、会否在家吃晚饭等来计算家用金额,但出发点同样是计算自己占用多少家中资源来量化家用。

一家人相处,本难以量化计算。(资料图片)

而若最后每个人(无论子女或父母)都以这些量化的指标引以为鉴,不论是月入一万还是月入五万;无论要养家抑或是二世祖,只要一不“达标”就会被认定没有孝心,甚至被放上网公审,结果只会把自己困在一个死板的框架内,一个人若然因为“家用愈多就愈孝顺”的指标而勉强自己,那到底是基于发自内心的孝道还是被只标准压死?

家用迷思成世代隔膜?

可惜,不少人在线下的世界却被这种“家用标准”捆绑,更甚至令家庭关系变差,得不偿失。其实“家用应给多少”成为迷思,乃是由于不少年轻人的薪资无法好好应付生活开支,几千元已可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可是不少父母仍以“家用标准”来期望子女尽孝道,结果导致有些子女边挨面包边交足家用,有些则因无法交足家用而令父母失望,结果家庭关系变差,两败俱伤。

香港物价高,想储钱自然会“计住计住”。(资料图片)

要解开矛盾,首先要了解到家用只是子女尽孝的表现方式之一,尤其是不习惯拥抱与亲吻的华人社会,供养父母、“俾钱父母买嘢食”,就是不少子女表达孝心的表现。可是,孝心不应被指标框死,也不应以家用的多少来定义孝心,反而应是经过沟通与讨论来维系关系。

网络标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加剧了群众集体的愤怒。要解决矛盾,政府除了䀆快减轻市民包括居住、交通等等的生活成本,也必须加快拓展产业,让更多无法四大产业中找到合适工作机会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选择与工作前景,舒缓大众尤其是大批年轻打工仔的生活质素,年轻人在网络上因为家用俾多少而掀起的争论或公审,相信便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