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园最怕人少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启德体育园周日(10月27日)完成了第一场测试赛事,超过1500名观众在启德青年运动场观赏本地足球比赛。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不论是人群管理、离场秩序、场内广播、沿途指示、交通安排等都是非常令人满意。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透露,下月16日会在青年运动场举行国际榄球赛事,估计约3000人入场,室内运动场会在12月举办测试赛,主场馆将在明年1月初。

主场馆容纳5万人,众所周知1500名观众的测试赛事,在场地安排、活动安全、保安、人流和交通安排方面,通通都是无法相比的。不过既然政府隆重其事,行政长官又委任了陈国基领导跨部门工作小组,随着测试人数逐步增加至5万人,到正式开幕时要在人群管理、场馆安检、验票安排等做得顺利,相信不难。

但政府官员不会不知道,启德体育园运作畅顺只能算是基本要求。造价逾300亿、容纳超过5万人的启德体育园,既是香港历来最大型的体育基建,目标和定位理应宏大。正如特首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矢言要发展体育产业主场经济,将“充分利用启德体育园和其他现有场地主办多项大型国际赛事,让港队在主场作赛,建立观众群,有利体育产业长远发展”。

举个例子说,美国周五(10月25日)晚上,MLB世界大赛在洛杉矶的道奇体育场揭开序幕。万众瞩目的大谷翔平,睽违43年的世纪对决,出身自加州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公开支持这支西岸球队是最自然不过,不禁令人也好奇纵横纽约多年的特朗普会否更希望洋基队胜出。不管如何,当晚在道奇体育场外不到三、四公里的湖人主场馆,正在上演的还有“大帝”占士迎战杜兰特领军的凤凰城太阳。两个球场加起来超过7万人,还有酒吧球迷不计其数,当晚体育对洛杉矶以至美国的经济贡献没有人敢低估。

刚好在十年之前,时任特首梁振英一句“体育界没有经济贡献”被人断章取义,大造文章,却没有谁提出发展体育产业之策略。环顾世界,不管是英国和欧洲的足球赛事,抑或是美国NFL的超级碗,莫不在推动体育发展的同时带动休闲娱乐及旅游业等产业,以及盛事经济的发展。十年过去,香港现在急起直追,即使就安全部署、人群管理和突发事故处理等作充分预案和演练,但更重要的是怎样才可以万人空巷,促进体育盛事,并与餐饮和旅游协同发展。

比起主场经济,体育盛事已经算是容易。一年一度的国际七人榄球赛,又或者邀请国际球星访港献技(献技,不是旁观),对于文体旅局以及启德体育园公司而言都是可办到的事情。购买门票动辄上千之后,球迷在场馆又要40元一罐啤酒,28元一支可乐,20元一瓶矿泉水,全部都是生意。惟体育盛事——正如普遍而言的盛事经济——始终只是偶一为之,球王不会每个月也来香港,Coldplay演唱会不知几多年才一次,全年余下时间的启德体育园能否吸引入场?是否能带动经济?

曾经香港本地足球赛事风靡不少市民,现在有“世一”加持的剑击也叫好叫座。篮球方面,香港金牛去年成为本港首支参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并以香港为主场的球队,旋即在今年9月的总决赛中力压安徽文一,以总场数四比一捧走NBL总冠军奖杯。篮球赛事目前在香港未算多人观看,但未来能否发展出商机,不能只靠体育界自己摸索。

毫无疑问,这正是今届政府成立文体旅局的初衷。体育和旅游相辅相成,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对于经济的潜在贡献庞大。观乎今份《施政报告》,文体旅局会检讨运动员资助机制、筹备兴建游泳馆和剑击体育馆、检视香港大球场改建计划的工作等,但具体如何推动体育产业化,怎样发展主场经济,却未见绩效指标(KPI)。文体旅局诚如特首所说职务范围广、工作量大,现在既有政务司司长指导、协调,社会对于启德体育园所象征的主场经济、体育产业化的期望只会更高。比起人多挤塞,更怕启德体育园的人流如同启德邮轮码头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