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查册|私隐署认查册无违例 曾收两公司注册投诉 近年无分类
政府拟收紧公司查册,以“三部曲”方式,逐步禁止公众查阅公司董事、秘书的住址及完整身份证号码。特首林郑月娥昨日见传媒时指,收紧查册是为了保护个人私隐。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回复指,现行的公司查册安排,并无违反《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公署认为 2019 年中起“个人资料被武器化”,“起底”投诉数字上升,欢迎加强保障个人私隐的措施,但并无备存关于公司查册而被“起底”个人资料的投诉数字。换言之,未能得知有多少“起底”个案与公司查册有关。
收紧查册|工伤欠薪难追讨 律师忧无法派传票告人 法官可判败诉
财库局2010年曾提出修改《公司条例》,包括允许公司董事及秘书向公司注册处提出申请,禁止公众有关人士的住址及完整身份证号码。禁查条文引起多个界别反对,结果于2013年触礁,暂缓实施至今。
私隐署认现行查册无违私隐条例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当时回复传媒查询时指,公司注册处须根据现行的《公司条例》,让公众查阅公司提交的文件,当中包含董事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并无违反《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公署当时又指出,毫无限制地让公众查阅,会令无关的第三者也可获得该等资料,认为“公司注册处处长向某些类别的人士在作出申请后才准予查阅”,会令资料当事人得到较佳的保障。
私隐署:相信政府平衡私隐及查册服务
事隔8年,《香港01》就是次政府收紧公司查册的安排,向公署查询。公署确认维持2013年“现行公司查册无违反《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的说法。
不过,公署指自 2019 年中起,“个人资料被武器化”,“起底”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公署2019年6月至2020年底,共处理超过 5,400 宗有关“起底”的个案,故欢迎加强保障个人私隐的措施。公署又指,“相信政府会在保障个人资料私隐及提供公司登记册查册服务之间取得平衡”,亦正与政府研究修订《私隐条例》的具体建议,以更针对性地打击“起底”行为。
“反修例”后逐步收紧查册
2019年反修例事件爆发后,政府及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多次表示,认为公共登记册可以是“起底”者获取相关资料的来源,政府其后逐步收紧出世纸、结婚证书及车辆登记的查册安排,现时再向公司查册“埋手”。
屡指公共登记册助起底 私隐署:起底数字无分类
根据2013年的传媒报道,公署当时回复指,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接获一宗有关公司注册处披露个人资料的投诉,其中一宗没有表面证据无法跟进;另一宗的投诉人撤回投诉。不过,公署现时回复指,上述两宗投诉应与“起底”无关,而现时只有“起底”投诉的数字,并无进一步分类。换言之,2019及2020年近千宗的“起底”投诉中,有多少宗与公司查册有关,至今仍不得而知。
根据公署于2015年发表一份检视公共登记册的报告,建议政府透过公共登记册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及住址等敏感个人资料,应考虑以较不侵犯私隐的方式公开资料,如只提供部分证明文件号码及通讯地址,有关建议与现时政府收紧查册的安排相似。公署又指,政府早年重写《公司条例》时,已向政府反映有关保障个人资料私隐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