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湾村半百寮屋非法改建 Lonely Planet前出版人违例出租
港岛石澳东丫背村早前有退休高官及富商被揭发霸占官地,将寮屋改建成豪华独立屋,其后被地政总署勒令还原。在车程不到6分钟的滑浪胜地大浪湾村,原来有更大规模的寮屋群,过百间寮屋中,接近一半在政府官地违规改建,当中由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前全球出版人Simon Derek Westcott居住的4,600呎寮屋连花园,更霸占官地,违规扩大9倍,并透过住宿网站Airbnb出租这间豪华民宿图利。位于村内北面一间倚着山坡的寮屋,近月亦把屋后大片树林移平,违法改建成3000呎私人后花园。立法会议员批评,政府对寮屋执法不力,倡当局尽快取缔违例霸地情况。
记者月前两度到大浪湾村视察,村内不少寮屋均以石屎及铝窗等永久物料构成,部分楼高两层,外部装修精致;亦有不少寮屋建于政府土地上,屋外以围栏或围墙圈起一片天地,充作私人花园。
《香港01》对比地政总署测绘处分别于1983、2012及2016年拍摄的航拍图片,发现现存于大浪湾村范围的寮屋中,约有20间在政府冻结登记后才出现;另约有20间曾私下加建,换言之,这40间寮屋均属违规。
寮屋泛指未经许可而在官地或私人土地上搭建的临时建筑物,政府于1982年为全港寮屋登记,记录寮屋位置、尺寸、高度、建筑物料及用途。已登记寮屋可获暂准存在,不过仍属违例和临时性质,其位置、尺寸等状况必须与记录相符,否则会被取缔清拆。
除了自住,部分户主亦会用作周末度假,甚至短租作民宿。《香港01》在网上民宿短租平台Airbnb,发现大浪湾有一间寮屋出租,出租人原来是英国出生的旅游达人Simon Derek Westcott,他曾担任有“旅游圣经”之誉、全球最大型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全球出版人及总监,近年定居香港,并收购本地旅游指南及网站Luxe City Guides,出任行政总裁。
寮屋连花园翻大9倍
Simon 所住的寮屋面积近1,000平方呎,旁边建有一间约200呎的管家房,花园面积达3,400平方呎,惟实际上全属政府土地。记者翻查1983年高空图,发现当年其寮屋只有约600平方呎,附近的官地亦没有被矮墙围封作花园,换言之,户主在这些年间违规占用愈来愈多政府土地,寮屋连同花园变大了9倍,如果以同区别墅作为参考,市值超过1,000万元。
记者经Airbnb联络Simon Derek Westcott,预订租住其寮屋。他透露自己长住于此,只在离港时出租住所作民宿。Simon的大宅每晚租金约1,500元,每次最少需租住两晚,连同清洁费及服务费,入住最低消费逾3,000元。假设每月4个周末均成功出租,短租8日Simon 便进帐超过1.2万元。
千呎平房日租1500
记者以顾客身分,9月底于Airbnb租住其大宅两晚,入住当日,由居住在旁边小屋的管家负责在村口迎接。南亚裔管家非常热情好客,甫见记者即主动协助提行李箱,沿途不时介绍周遭环境及屋内种种设备:“你们可随便使用这里的烧烤炉、水上滑板及沙滩用具,当自己的家一样好好享受吧,有什么需要就随便找我。”
记者紧随管家从村口步往位于溪边的千呎寮屋。大屋采欧陆风格,除了宽阔的开放式厨房,还有主人房、客房、书房、主客厅及饭厅。多块落地大玻璃折射出太阳光,加上宽敞的聚餐空间,适合一大班朋友举杯畅饮,或三五知己席地而坐。其中一间卧房改建成书房,房内除了摆有一张两座位雪白色布质梳化外,还有一张以木质打造的书桌及一个4层高书架。主人房同样以木质为主色调,设有独立浴室,以及一个50呎左右的衣帽间,收纳屋主衣物。
Airbnb急将大宅下架
记者其后表明身分,亲身向Simon查询,他承认透过Airbnb出租大屋,被问到是否知悉此举变相经营非法旅馆,他仅表示,“大家都知道香港有法例,但大家都……”又表明自己只是租客,不能被认出(can't be identified),着记者发电邮给他,让他先了解报道内容,“因我的业主比较敏感(because my landlord is a little bit sensitive)。”
Simon其后急急将寮屋从Airbnb网站下架,又在电邮改口,否认把大屋出租;对寮屋涉违规扩建表示不予置评。
Simon去年接受《南华早报》访问,透露于2014年迁入寮屋,此前刚全屋翻新,大部分设计意念均源自其澳大利亚墨尔本农场,不少家私及装饰更专程从彼岸运来。Simon当时亦表示,对打造后花园有满腹大计,稍后打算建一个滚球场,或架起凉棚种菜,享受村庄生活,“我爱上了这条村的慢活、绿地和海滩,相对中环的疯狂,这里令人难以置信地轻松。”
但到底这物业是否由Simon持有,他一直拒绝回应。由于寮屋业主资料并不在田土厅公开查册系统中,公众无法查阅,因此记者暂无法得知该大宅真正业权谁属。
民政事务总署回应指,短期收费住宿服务受《旅馆业条例》规管,上址没有旅馆牌照,强调无牌经营旅馆属刑事罪行,一经定罪可被判监。
夷平绿化带 建私人后花园
除Simon居住的大宅属违法改建寮屋,位于村内北面一间倚着山坡的寮屋,近月亦把屋后大幅政府绿化地带夷平,违法改建成私人后花园。《香港01》对比2012及2016年的高空图片,发现屋主于2012年后,将屋后的大片树林砍光,腾出近3,000平方呎空间。记者现场观察所见,腾出的空间一部分被铺上草披,与原来屋旁的花园连接,另一边则铺上石屎,搭建不同储物柜摆放杂物。根据法例,任何人非法占用政府土地,可判处罚款50万元及监禁半年;任何人采掘或移走政府土地上的泥土、草披或石头,可判罚款25万元及监禁半年。
朱凯廸:寮屋问题是计时炸弹
立法会议员朱凯廸表示,寮屋问题反复出现,全因政府只以行政制度监管,被动地收投诉才执法,“捉到就捉,捉唔到就长期存在。”他直指寮屋问题是很大的计时炸弹,不应让占用官地问题继续恶化,更不应让寮屋成为牟利之所。朱凯廸认为,现时虽无法例限制寮屋出租,但指此举明显是占政府便宜,“政府系唔系要谂问番佢收租,系一个漏洞,例如横洲将被霸地用短期出租,政府都起码有租收,但就可能会衍生其他问题。”
朱凯廸指寮屋问题每区亦不同,“石澳豪宅区就变豪宅,屯门、元朗则变㓥房,但其实同样系寮屋”,建议政府要重新检视情况,甚至重新做一次寮屋登记,容许改用其他合理建筑物料改善居住环境,但列明增大面积等夸张情况不能接受。
在政府土地上斩树为违法,但朱批评政府、地政总署对此比较“求其”,“有时警察都唔理,就畀人一种信息,就系斩树政府唔系好理。”他从未闻有人因在官地斩树而被检控,即使报警后亦多不了了之。
地政总署近一个月 仍未回复查询
而《香港01》于10月5日及12日,分别就整体大浪湾与石澳区寮屋问题,及Simon租用及再出租寮屋的个案向发展局新闻主任查询,惟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新闻主任指地政总署仍在处理当中,亦未有确实的回复时间。
寮屋一旦未经批准重建、扩建、加建或改变登记用途,地政总署可要求登记人在28日内还原,否则可取消寮屋牌以及清拆整座寮屋,甚至收回土地;若有关寮屋位于政府土地,政府更可检控占用人霸占官地。
报道刊登后地政始回复 指非法斩树由渔护署负责
地政总署在《香港01》查询超过1个月,报道刊出后当日终于回复查询,指大浪湾村内于1982年获登记寮屋有465间,至今余下419间。 而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当局曾于大浪湾村发现27宗非法新建或登记寮屋违规个案,全部已纠正或清拆,而近月于石澳区的寮屋管制情况则仍在统计当中。
不过地政总署并没有回应Simon出租寮屋的个案,只表示已在寮屋区竖立告示牌,提醒市民切勿购买或租住寮屋。而有关在政府土地非法斩树问题,地政总署则指应由渔农自然护理署处理,而地政总署由1990年至今,未有收到在大浪湾非法斩树投诉或转介个案。
有关大浪湾寮屋问题详情,请参阅今期《香港01》周报。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
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 “01线报”: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