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捐天水围地 地皮细 紧贴古迹 居民质疑受助家庭有限

撰文: 周伟强 陈润南 慈美琳
出版:更新:

新世界日前突然宣布会捐出300万方呎农地给社会,包括兴建公屋及社会房屋,并会先捐出天水围站附近一幅2.8万呎的土地,与社企“要有光”发展光村,并会提供度身订做的租金。
《香港01》翻查土地注册处纪录,发现新世界将捐出的农地位于西铁天水围站旁,可说是“铁路盘”。《香港01》找到其中合共2.2万方呎的地皮,合成两大幅,而且规划成“乡村式发展”用地,另有少部分纳入“其他指定用途”注明“与文物及文化旅游有关用途”。由于新世界持有的地皮主要属旧批农地,并没有兴建永久房屋的权利,根据原有框架,基本上若不是发展丁屋等新界豁免管制屋宇,自行发展的潜力甚低。

新世界先捐出2.8万呎天水围站附近农地(图中标黄土地),农地邻近两法定古迹,分别为聚星楼及达德公所。(01制图)

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郑志刚郑志刚日前明言,该地皮建屋过程中需要政府批准改用途。他亦指出,新世界合作的光村,会以象征式代价1元,拨地至2047年,每个单位预计面积介乎200至300平方呎,楼宇为3层高,项目会加建儿童游乐、文化创意设施及本土特色店舖,项目将于2022年建成。

另外,地皮位于屏山两大古迹的旁边,相信日后若由城规会审批时,发展房屋如何确保两古迹不受影响,会是城规会的一个讨论重点。

两地皮的中间为聚星楼。聚星楼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据屏山邓氏族谱所载,聚星楼约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由邓族第七世祖彦通公所兴建。

其中一幅农地目前用作停车场,靠近法定古迹聚星楼,发展潜力受限。(龚嘉盛摄)

另外项目旁边则为达德公所。达德公所是本港现存唯一专为乡民聚会、祭祀,以及作为市集管理处而建的公所。公所于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年建成,于1899年,新界乡民以武装行动抵抗英国接管,据说达德公所是乡民议事的场所之一。

《香港01》找到的2.2万方呎地皮,是由新世界以伟鹏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均于1998年斥资合共1500万元购入。及后,新世界回复时补充最后一幅地皮资料。新世界于两个月前另以900多万元售出旁边一幅6000至7000方呎的农地。

两块地皮现时用途分别为停车场,宠物酒店及泰国庙宇,两块地皮中间为法定古迹聚星楼,而宠物酒店及泰国庙旁是另一法家古迹达德公所。

记者在地皮旁访问原居民邓先生,他对新世界将捐出地皮并不知情,他对捐地并不看好。邓认为地皮离古迹聚星楼及西铁站太近,地盘发展规模受限,而且地皮非常细,地皮本身欠缺潜力。他说地皮离聚星楼一路之隔,地盘高度受限,他讲笑否则“(地盘)打完桩,聚星楼就三层变两层”。他质疑捐地项目建成后,受惠家庭数目非常有限,认为社会价值很少。

附近居民邓先生认为,地皮离古迹聚星楼及西铁站太近,地盘发展规模受限,而且地皮非常细,地皮本身欠缺潜力(龚嘉盛摄)

另一宠物酒店东主郑小姐表示,对捐地并不知情,如果被迫迁只能接受。她表示宠物酒店已开业十多年,她亦会用作收留被遗弃猫狗,单是今年内已收留数十只猫狗。据她了解,目前地皮与业主仍有数年租约,她认为捐地未必能于短期内落实。

元朗区议员郭强表示,希望光村会先租给未能上公屋的市民,亦不太担心项目开动时会影响到古迹。

新世界及“要有光”在回复中表示,三幅地皮附近并无新世界的发展项目,相关地段现时分别出租并用作露天停车场及宠物服务店等,新世界发展正与租户商讨租约事宜,“要有光”则就相关更改土地规划用途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为配合该处周边环境如屏山文物径及聚星楼等,新世界发展及“要有光”的建筑及设计团队,将会为“光村”注入文化及创意元素,并计划兴建楼高不多于三层的建筑物,以跟周边环境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