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颕灏|香港绿色产业践行夏宝龙主任战略指引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近日在澳门与工商界座谈时提出四点期望,强调“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的核心精神。此番讲话为港澳工商界指明发展方向,其深意值得深思,发人深省。
中美博弈:战略思维的升级
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起,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便成为其全方位遏制的目标,这一路径与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压制日本经济如出一辙。2021年3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时任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直言:“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讲这个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这时已标志著国家已认清美国抗中的意图,中美关系已进入战略对抗新阶段。
随著科技战与“小院高墙”政策的推进,中国在2023年外交白皮书中将美国定性为“全球霸权威胁”,国家也构建起应外力对贸易、科技、金融多领域挑战的防御体系。然而,笔者认为2025年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更显战略失误,美国此举不仅针对中国,更与全球多国形成对立,反而强化了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道义立场。
稀土博弈是贸易战的胜负关键
美国4月实施的145%对华惩罚性关税近乎贸易禁运,但中方反制手段已突破传统关税范畴。近期对稀土及磁铁实施出口管制堪称精准打击,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稀土元素钕等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医疗设备、国防科技等战略领域。
尽管全球稀土储量丰富,但中国掌控著70%的矿产开采量和90%的加工产能,美国在军事与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70%。当前中美虽互降关税释放缓和信号,但稀土战略始终是中方握有的关键筹码。
香港可作为绿色战略的超级枢纽
夏宝龙主任近日在澳门的讲话,是要求港澳工商界立足本土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香港晋景新能公司的电池回收体系正是典范,该企业构建的“智慧处理-梯次利用-再生制造”系统不仅满足2035年全港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更通过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迴圈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通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其符合欧盟《电池法》标准的处理设施,助力中企突破欧美绿色壁垒,通过与中资环国际合作建立的全球供应链,实现东南亚及欧美废旧电池中钴、镍、锂等战略资源的定向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邦普关键技术采取合作框架内有限共用模式,在保障技术主权的同时提升国际话语权。这种“采购-拆解-再生-销售”的全球布局,正是香港发挥“绿色超级连络人”功能、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者黄颕灏是元朗区议员、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环保公司董事。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