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颕灏|中央收胶不再 废胶何去何从?
为提升塑胶回收率,政府自2020年起推行了“塑胶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务先导计划”(俗称“中央收胶先导计划”),至今已批出总值1.66亿元的合约。这些合约由政府聘请的承办商执行,负责收集非工商业废塑胶,并将其制造成再生原料。环保署表示,该计划的目标是每年回收5000公吨废塑胶。而截至去年12月下旬,总回收量已超过7000公吨,超出了目标四成。以去年回收的7000公吨废塑胶计算,每公吨的平均花费约为4700多元公帑。
有环保团体质疑,在市场化后,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官方巡查人力来监督回收过程。目前,承办商在收集及处理废塑胶的过程中接受政府的监察,这让市民对干净回收充满信心,并认为应延续甚至将“中央收胶”计划扩展至全港。这些环保团体还质疑回收废塑胶市场化的做法,担心政府无法确保回收商妥善处理废塑胶。同时,他们指出,倘若市场化,价值较低的杂胶料可能会乏人问津,其最终去向也成疑。他们形容结束该计划犹如“开倒车”,并不理想。
笔者作为从事废塑胶回收二十年的人士,现任香港废塑胶协会常务会长,希望分析过往、现在及将来的情况,并比较国际其他地区的废塑胶回收状况。
回收业界发出了强烈的呼声
即将结束的中央收胶标书中,中标的合约营运商仅有三家,他们分别负责半个香港的绿在区区废塑胶回收工作,他们需要为有中央收胶标书覆盖的绿在区区收集及处理废塑胶。有了每吨4700元的资助,这些绿在区区在废塑胶处理方面当然得到了非常妥善的下游回收服务。然而,另一半香港的绿在区区则交由其他市场的废塑胶回收商处理,他们都没有每吨4700元的资助,因此要自负盈蚀,并需要向这些绿在区区的营运商收取相对费用,才能提供废塑胶回收服务。相比之下,得到资助的绿在区区处于“幸福”状态,而未得到资助的则苦苦经营,情况显得不公平。
而且,废塑胶回收业界远不止这三家公司。废塑胶业界纷纷表示不公平,大家都在从事下游回收废塑胶的工作,为何只有这三家公司能拿到每吨4700多元的公帑进行回收?再者,这些中标的回收公司运用每吨4700元的红利,将手伸向了其他没有中央收胶标书的绿在区区,抢占市场。当局又未立例禁止这些中标的营运商涉足其他绿在区区,这使得这三家中标公司拥有了绝对优势,造成了回收业界的不公平竞争。而未得到覆盖的绿在区则需要利用自身的营运费去支付下游回收费用,造成了资源错配。
因此,笔者同意当局的决定,认为由绿在区区安排下游回收更为灵活自主且具成本效益,亦可惠及更多不同的下游回收商。中央收胶地区的屋苑所提供的上门收集服务将会逐步由绿在区区接手,服务并不会受到影响。
市场化能让公共资源更合理化
笔者认为要全面调研公共资源使用在回收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科学观及客观检视情况,并实事求是地寻找更合适的答案,以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根据环保署最新的废物监察报告,香港每天弃置到堆填区的塑胶高达2120公吨,而回收循环再造的仅有128.2吨,回收率仅为6%。市场上还有94%的塑胶未被回收。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以最有效益的方法回收更多塑胶,而不是针对所有塑胶都需要被回收,原因是价值低及回收难度高的塑胶,再投入更大的社会成本去回收。这样做只会导致回收率更低,变相成为回收“形式主义”、做骚。
例如,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发泡胶问题,其重量极轻,不计回收费用,仅运输费就已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发泡胶箱上都贴有胶纸,需要人手去撕,既费时又费力,每吨回收成本过万元。难道我们又要花费社会资源去回收这些吗?相反我们应该善用资源去回收再多相对有价值塑胶,这需要大家深入了解及理解情况,这样社会才会有更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塑胶处理方向
此外,美国有研究指出塑胶自发明至今,全球回收率只有12%,焚化大约有40%,其余近六成都被送去堆填区或污染海洋,笔者认为现在香港的问题是缺乏焚化炉。我们应该将回收成本过高的塑胶送去焚化,而不是堆填。在回收方面,我们应尽可能以全球平均的12%或更高的回收率为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把公共资源以最大效率化使用,市场化就是更有效益地让下游去做回收最大化,而不是形式上做回收一下,让自身感觉好一些,并将堆填率逐步减至零。这才是科学且对社会有益的废物管理措施。
作者黄颕灏是元朗区议员、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环保公司董事。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