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颕灏|挽救鲸鱼需正视海洋塑胶垃圾

撰文: 黄颕灏
出版:更新:

黄颕灏专栏

《全球塑胶公约》第五轮全球谈判在韩国釜山举行,至12月1日的最后一天仍未能达成协议。虽然有多数国家希望限制塑胶的产量,目的是希望减少塑胶废物污染生态环境,但占少数的石油生产国要求只针对废弃量,沙地阿拉伯等少数石油生产国,强烈反对减少塑胶产量,认为是超越红线,并试图使用策略来拖迟谈判,其原因是塑胶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如限制塑胶的产量即是限制石油生产国生财,因此它们都反对达成协议,这正反映人类在生态环境公平及自身利益便利中的极大矛盾。然而人类创造的塑胶祸害都不时体现在国际新闻中,只取决于我们是否负责任地面对问题,还是选择继续掩耳盗铃。

微塑胶干扰生态 化学污染物进入食物链

大澳水域搁浅的鲸鱼于11月30日凌晨证实死亡,渔护署解剖鲸鱼发现,其消化系统内有一个大型帆布袋(俗称吨袋),又发现鲸鱼身上有表面伤痕,料是搁浅时造成。兽医亦发现在鲸鱼的消化系统内有一个尺寸88厘米乘52厘米的大型帆布袋。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向本报表示,从照片上发现鲸鱼身上有细微的伤口,但并非致命伤。

事件今人反省海上垃圾及塑胶污染是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人为的污染会令到即使大如鲸鱼都抵受不住塑胶污染,因为吨袋阻塞了鲸鱼的消化系统,令到鲸鱼无法正常进食,而且专家发现鲸鱼时体型偏瘦,可能就是塑胶污染做成鲸鱼的死亡。海洋生物误食塑胶袋等垃圾,造成消化道阻塞;被废弃渔网缠绕,导致窒息或无法自由行动。化学污染物积累在生物体内,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就算塑胶垃圾未被海洋生物食进去,塑胶垃圾也会分解产生微塑胶,影响海洋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干扰及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化学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可能通过海鲜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造成公众健康威胁。这是人类需要反思人为及工业污染,令到生态环境受伤害的事件,我们应该要做好自身的废物管理及保育生态。

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研究局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海洋碎屑报告,其中的统计数据令人忧心,报告指出每经十年,全球的塑胶制品就会增加一倍,如果我们每十年就让丢进海里的垃圾增加一倍,其实是没有一个清洁计划跟得上这个速度,就好比你用吸尘器清理客厅,然后我站在走道拿电风扇吹著一袋灰尘。你怎么吸都吸不完。

限制即弃塑胶应砥砺前行

不少国家承诺通过更强有力的立法和监管来减少或根除社会中的一次性塑胶制品,承诺对国家回收设施加大投资,并推动实施相关行动计划以防止对沿海和海洋环境造成损害。清洁海洋的下一阶段致力于拓展从源头到海洋的方法(source-to-sea),专注于解决海洋塑胶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海洋垃圾都来自陆地,并通过湖泊、河流和河道进入海洋。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应对海洋垃圾问题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各地区都实施了法规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胶制品。例如,欧盟推行了“塑胶限制计划”,禁用或限制一些常见的塑胶产品,而我们香港也实施了管制即弃塑胶的两期计划,其立法原意也是要从源头著手,把我们的塑胶污染尽快控制住。

因此,当我们批评实施管制即弃塑胶,令生活不便时,我们也要理解到使用即弃塑胶,贪一时的方便,会令到生态遭受多年的破坏,这就是我们要作思想上的转变,认识到大自然和大类行为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促进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再利用、回收塑胶产品,更要参考世界上的新技术,使用塑胶的代替品及提升废物回收处理的能力。各国通过国际协定和组织合作,比如《巴塞尔公约》,共同致力于减少塑胶废弃物的跨境流动,并开展清理和保护行动。

笔者建议继续深化在源头控制即弃塑胶的政策,在限制即弃塑胶继续砥砺前行,以及后续塑胶废物处理上投入更多资源和新技术。第二是建议通过学校课程教育,自小就培养下一代的公众环保意识,就由学校的书本上了解海洋垃圾的危害及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减少垃圾生产,建议香港中小学需要加入环保保育的课程题目,从小建立生态文明及人类命运同共体的价值,这是最有效的。

作者黄颕灏是元朗区议员、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环保公司董事。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