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张欣宇|垃圾征费路在何方?变“全民征费”为“全民参与”
张欣宇专栏|刘畅、张欣宇
通过经济诱因(如垃圾征费)促进废物分类回收, 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废物管理经济措施。然而这项措施在香港酝酿近20年,几经波折,即使已接近法定实施日期,社会各界对政策推行的质疑之声依然不绝于耳甚至愈演愈烈,令到政策的实际落地迟迟难见曙光。面对诸多关切,一个负责任的管治团队,当然不可能对市民的强烈忧虑视而不见;但另一方面,推动废物分类回收攸关香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断然搁置也会让香港沦为国际笑柄,同样令大批市民感到失望。因此, 在这个困难时刻,本文希望提出具体的方案建议,让政府可以在面对两难时,通过循序渐进的推进模式,辅以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智慧和担当推动这项的关键之举。
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包括回收设施的覆盖以及经济复苏的阶段),政府可先制定一个合理的家庭基本自用“免征额”:即每个居民家庭每月可免费领取一定数量由政府统一提供的指定垃圾袋。这一做法类似于在垃圾收费中设置“起征点”,在保障绝大部分市民不增加额外日常开支的同时,将“用者自付”的主要对象聚焦在少数超量使用的家庭。目前公共屋邨和相当一部分私人屋苑原本就存在每月派发垃圾袋安排,因此,由政府统一提供基本自用的指定垃圾袋,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目前相当一部分公众将政策视为“全民征费”的观感。
同时,政府可以给予市民选择权和参与感,让家庭自主选择是否领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自用垃圾袋。对于主动放弃领取基本自用垃圾袋的环保先行者,给予其当月内以五倍积分参与“绿绿赏”计划的激励,提升这部分市民参与垃圾减量的积极性,以正向激励的模式促进转废为材的行为。这一做法,同样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理念:家庭用户只要每月能够坚持增加回收比例,当存余的指定胶袋足以应对下个月的基本弃置量时,便可以高额“绿绿赏”积分代替领取新一期的指定垃圾袋。事实上,类似“以奖代补”的政策工具已在内地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培育环保市民意识大有裨益。
如此安排,既可以扭转部分公众目前存在的心理抵触,为政策的落地争取更多社会理解和支持,解决当下最大政治难题;也可以鼓励更多的市民成为回收分类的参与者;而由于实际征费群体聚焦于占社会少部分的超量使用者,更可大大减少政策落实时的执法难度。
随著未来整体政策运行进入正轨,当全体市民已经习惯使用指定垃圾袋,而社区回收配套设施亦更加齐全,更多公众开始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后,政府可以考虑逐步调整免费提供的基本自用垃圾袋数量,进一步加大经济诱因,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形成正面循环。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保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废物管理意识,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等。随著多管齐下的努力,香港才有机会真正实现过程分类、转废为材、末端无害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目标。
香港促进废物回收循环利用的政策经历了太多蹉跎与反复。但我们必须再次强调,以经济诱因推动分类循环,不是政治议题,而是治理问题,不应被简单化为一个“征不征税”的是非之辩,而更应被视为推动社会固体废物管理模式革新的“当务之急”。在这个关键节点,特区政府应当拿出魄力和担当,以开放务实的姿态“为民所想、因民所需、顺民所愿”,大刀阔斧优化改善计划,游说争取最大社会共识,避免一项旨在推动固体废物回收再用的良性政策,在执行中变了味,沦为公众眼中的“全民征费”。
我们相信,透过设立合理的基本自用门槛设置,外加积极的回收奖励机制,政府能够确保市民生活成本不会因此而显著增加,亦能保持鼓励市民参与减废回收的动力。期待通过循序渐进的执行路径、灵活有度的激励机制,政府在全社会重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让优化后的垃圾征费真正成为香港固废管理体系革新的“关键一棋”,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开创香港环境治理的美好明天。
作者刘畅博士是香港新方向总召集人,张欣宇是立法会(新界北)议员、香港及英国特许工程师、香港新方向成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