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颕灏|认清垃圾征费的最大矛盾
黄颕灏专栏
根据香港环境保护署最新的2022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整体固体废物包括都市固体废物、整体建筑废物及特殊废物。2022年弃置于本港堆填区的固体废物总量为406万公吨,每日平均量为11,128公吨,回收率只有32%,堆填率为68%。相比2012年的数据,堆填总量为340万公吨,每日平均量为9,278公吨,回收率有39%,堆填率为61%,10年来每年的垃圾堆填量增加了66万公吨,增幅差不多两成。
多年来只有建筑废料录得下跌﹐因为是有收取建筑废料堆填入闸费,而都市固体废物是免费堆填的,可见就算在各种废料生产量逐年递增下,废物收费“污者自付”的政策是可以明显有效控制废物任意堆填。相反,因为其他都市固体废物都没有收费政策,所以看到香港的都市固废问题接近不受控制,而且更越来越严重。
堆填区超年期 废物管理近乎于落后社会
香港共有16个堆填区,当中13个已经关闭,而其余3个仍在运作,为公众提供废物处置服务。现时香港所有固体废物都会被送去三个堆填区(新界东、新界东北和新界西),现时只有新界西的堆填区接受家居废物,故此亦能说它是全香港压力最大的堆填区。根据2006年立法会文件,现时运作三个堆填区本来早已超出运作年期,但因为近期的扩建后,现时都还在使用中,可见廿多年来的废物政策是多么的短视。
欧盟最早在1975年发出的《废物纲领指引》提出“废物管理架构”,它提出这套方法是欧洲的基本废物政策。1989年,欧盟委员会再正式根据这套方法来制订都市废物管理方针,最后欧盟于1996年检讨后进一步确认至今天欧盟都在采用此“废物管理架构”。
这个系统都是由上而下的方向,上面的是最能接受,而最下的堆填手法则是最差的处理方法。香港在2022年只有都市固体废物的回收率大约30%或以上下浮动,正如本地学者黄焕忠所说,现在我们的废物分选率(waste separation)只有30%,这就代表我们跟落后社会好一点点,但比较先进社会的56%至60%就差很远,由此来说我们在整体废物可持续发展是失败的。
寸金尺土 堆填区价值万亿
香港都已没有土地堆填而且土地短缺问题近年一直困扰香港。市民面对“贵”、“细”、“挤”:楼价高、租金贵、上车难;生活空间狭小挤迫、社区设施不足、营商成本高企,香港房屋、经济,以至各类用地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大众最关心的其中一个议题。香港楼价太高,政府和社会因为要觅地建房引致社会提出“土地大辩论”,当中的选项包括填海、收棕地农地等土地及收回高尔夫球场等。香港用来堆填的571公顷(当中288公顷已关闭)土地都事实上已经差不多占了建房所需求的土地量之半,由此可说明堆填除了对环境有害之余,更是在浪费公共土地资源。
以下是堆填区停用后的情况,可见土地因为堆填后再不能用来建筑住房,或只可以建造简单的建筑,因此土地便会被浪费了。
地政总署2022至2023年卖地总为收入为308.8亿港元,总面绩仅为150,995平方米,即每平方米平均卖出价为204,569港元。以一公顷的土地为10000平方米来计算,每公顷价值为20.45亿。而香港堆填区总占用地571公顷的价值就相当于1.16万亿港元,大于香港现时库房财政储备,这就是香港公共经济负外部性,意思是看不见的社会成本及环境污染成本。
世界各地区的垃圾处理方针
简单可以分为个五个代表性地区(北欧、德国、美国英国、日韩台地区等)。
北欧及其居民非常动视环保而且由于该地天气寒冷,他们主要用焚化炉来焚烧废物以产生再生能源来提供洁净能源。除了有垃圾征费外也有塑胶樽的生产者责任制来限制废物生产者的行为。
德国是一个对循环经济比较进取的国家,他们有规定可回收的废料不能落堆填,堆填禁令。不像其他欧美国家要出口废料,德国本身已建设足够环保工业去处理自己的废料。同样的,他们都有废物征费、生产者责任制,他们的废物管理是以保护环境为主。
美国和英国就相对依靠环保政策去规管市民的回收行为,但对于收集到的回收资源都选择出口到其他国家,他们的废物管理是只要不在自己国家堆填,所以是以牟利为主。
日韩和台湾地区等都是用垃圾征费来规管市民分类及减废,上述的地区都要用按量收费,透过用垃圾收费胶袋实行污者自付。图为日本的强制源头分类措拖,用透明袋能快速确认垃圾分类正确无误,袋内是可燃垃圾而且不作回收的废品,而可回收的废纸等则不用另外购买垃圾袋,而且日本是定时定刻收垃圾,而不是全天刻可以掉垃圾到公共地方,小区的居民要自己按时刻才可以把垃圾掉到公共地方。
南韩的回收率也超过五成,其主要原因是严格的垃圾袋分类,有别于香港一种付费垃圾袋,南韩是有多种付费的垃圾袋,而且每一种垃圾袋只可放一种物资,而且按回收的难度去决定垃圾袋的价钱,回收难度愈大,垃圾袋价钱愈高!是的,愈难回收就愈收费高昂,其目的是希望市民尽量回收,也少使用回收难度较大的物资,逐步构成循环经济,其结果就造成南韩回收率高的原因。日韩都是在小区自发性把可回收物分开处理,当每家每户都把可回收的分开处理,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回收物流链,那些垃圾收集商和回收商就会约定俗成去这些自发的小回收点做回收,这是在垃圾收费后所形成的回收点,有别香港现时没有垃圾收费,市民回收意识不高,所以就不能形成到庞大的回收物流链。
至于台湾地区又怎样?他们有些政策更严格,在某些小区所执行的政策是“垃圾不落地”,有别日本定时定刻的收垃圾模式,台北也有些没有条件有垃圾房的地区,政府是不容许市民在小区掉公共垃圾,每晚定时有一台垃圾车和回收车,播放著雪榚车的歌来到小区,居民就要限时落楼掉垃圾,因此不落地政策意思是市民没有机会放垃圾到公共地方,相比香港,垃圾不落地政策更“扰民”了。
总包括而言,以上的地方都会回收和焚化为主要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手段,偏偏香港就欠缺这些焚化设施硬件和政策措施。
认清垃圾征费最大矛盾 不为自身设定伪命题
垃圾征费的最大矛盾的是舒缓庞大的垃圾问题,而国际主要方法都离不开污者自付,明白是舒缓而不是解决。笔者走访过欧美亚洲等先进地区,也未曾看到任何一个地区可以完全解决到自身的都市固体废物问题,也不能达到百份百的回收率。笔者未见到有地方全部民众一出门就会有回收配套,相反有些地区有比较高的回收率,他们的回收配套未必好方便,回收率高的地方是因为居民自发性在家中做源头分类,减少制造垃圾而一次性把大量的回收品自行送到回收站,这才是回收率高的地区做法。要居民的自发性,而不是回收设施的方便性。
试想政府如果要起到每一个居民都方便回收,其占用地方、人手、社会成本是何其高?政府推行三色回收桶几十年,成效不高,而且为何现在的三色回收桶还是有垃圾,是大家认错回收桶是垃圾桶还是无法可依?垃圾征费的精髓不是政府为700多万人做回收,而是700多万市民每人行一步去做回收,因此推说回收不方便就不做垃圾征费,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污者自付本身是扰民还是责任?认知本身就是矛盾
近日垃圾征费先行先试,坊间不少说法及批评,说垃圾征费扰民、罚市民等。大家如果理解政策本身的原意及背景,就会知道多年的垃圾处理政策是走得不对的,而垃圾征费本身就是要市民负责任,认知到掉垃圾不是免费,而且要身体力行去做好源头分类,而无可避免要掉的垃圾是有收费成本的。因此,大家在认知这件事时是正确的,但理解可能不正确。怎样看待市民以后怎样处理垃圾?因要大家走多一步,付费掉垃圾,是“扰民”还是负“公民责任”?
而且这不是香港独有的垃圾征费,好似港人常去的日韩台地区,笔者在上文已分享了多年调研的结果,他们在多年前决意执行的严厉垃圾分类收费政策,肯定比香港将要推行的幼稚园版垃圾收费更“扰民”。但我们只看到人成功,不理解别人背后所付出的时间和责任,这是我们对社会认知及公民责任理解不够全面。而且当我们不断放大公民责任所带来的“不便”时,就会忽略了政策的原意,就是希望改变掉垃圾太方便,太免费,希望用有成本的、不便利的手段去改变人的掉垃圾思维,从而赶上世界垃圾管理的大潮流。
可惜多日来所看到不断放大垃圾征费所带来的不便,尤其是社会领袖们带动风气,笔者觉得政策本身就是这个原意。当我们常说香港人没有源头类的文化,都说人家做得好时,大家其实要认知人家背后所付出的“血汗史”。现在香港所推行的垃圾收费,只是人家的幼稚园版本。
作者黄颕灏是元朗区议员、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内务及地区事务)、环保公司董事。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