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发展盛事经济与文化活动 文体旅局不能再无为而治
来稿作者:邝卓睿
近期社会各界和议员都在讨论香港政府发展盛事经济和举办国际巨星演唱会的议题。有许多人关注美国巨星Taylor Swift未能在世界巡演中来港演出,反而选择前往新加坡,批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在办事上的不足。类似的情况在过去也发生过,例如美斯事件、启德邮轮码头接驳和推广问题、以及国际汽联世界场地越野车锦标赛。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和其他政府部门似乎没有从过去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只是将责任推给第三方,这样下去,香港如何能发展盛事经济呢?
笔者记得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代表曾表示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国际巨星来港演唱会,但演唱会是否举办则取决于商业决定,政府对津贴活动保持谨慎态度。有人在某知名节目上表示,政府每笔花费都应对香港整体有利益,希望活动能长期在香港举办,每年带来经济效益。然而,这种说法似乎站不住脚,因为政府也花了许多资源在宣传美国迈阿密国际球队和美斯的比赛,这些活动难以带来长期或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相反,这些活动往往对香港带来负面影响。那么政府这些项目能否每年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呢?这些项目都是商业决定,需要政府不同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对于像Taylor Swift这样的知名国际巨星的世界巡演,政府应该积极争取将这些项目引入香港,并探讨如何持续每隔几年在香港举办演唱会,或协助安排同等知名程度的国际或美国歌星来港演唱。政府应该重新考虑策略,为香港争取更多国际演出和活动,而不仅仅是做表面工作。观看其他城市如新加坡、东京、曼谷等,它们都积极争取国际巨星来举办演唱会,并提供各种奖励和资助来吸引他们。例如,新加坡政府为邀请Taylor Swift提供了1500-2350万的资助,以争取东南亚地区的独家演出。这些活动不仅能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或城市的经济创造价值。例如,在东京举办的四天演唱会,Taylor Swift就为当地带来了18亿港元的经济效益。即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演唱会也已经开始带来惊人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该重新考虑策略,积极吸引国际巨星来港演出,并提供相应支持。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政府会做好主导和推广的工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应该认真学习特首的言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理性地引进高质量的大型演唱会项目。政府应该考虑重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设立两个专责小组,一个负责争取文化、体育及音乐项目落户香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另一个则负责推动香港的软实力发展,支持本地歌星、粤剧团体和电影电视剧制作。
再者,政府可以提供更多资助和支持,吸引国际巨星和大型活动来港举办。这包括提供经济援助、税务优惠、场地租金减免等措施。虽然一位知名巨星的演唱会未必能每年举行,但是港府可以与国际活动组织、音乐公司、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筹划和推广活动,提高香港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政府亦可与本地酒店、旅游业者和商业机构合作,提供优惠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和本地居民参与活动,一同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政府亦可为个别活动,例如演唱会,提供结合其他文化元素的活动,包括推动中乐和本地文化,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参与。
长远而言,笔者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文化、艺术和活动策划人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和创意能力,推动活动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此外,政府应加强对互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投资改善活动场地和基建,从而提高举办大型活动的便利性、品质和安全性,增强本港在盛事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位、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区政府亦可制定长期发展策略,明确目标和路线图,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需求。再者,政府须打造国际文化品牌, 建立和推广香港的文化品牌,打造独特的文化活动和节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投资。最后,政府应鼓励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和融合,创造更多商机和价值,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元性和互相学习,推动本地文化走向世界。
总结来说,香港政府在发展盛事经济和文化活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机遇。要提升香港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资助和支持、加强与当地业界合作、推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来吸引更多国际巨星和大型活动来港举办。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以促进香港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透过这些措施,可以使香港成为一个文化多元、活力四射的国际都会,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作者邝卓睿是香港群策汇思常务理事。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