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明|香港是否有空间打造出下一个“悟空”?
8月发售的国产动作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一上市便震撼全球,仅用三天就达成全平台销量1000万份,300万玩家同时在线的成就,赚取几十亿人民币。《悟空》的成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笔者不禁思考,香港以建设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是否有空间发展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产业,打造出另一个“悟空”?
来稿作者:陈月明
《悟空》作为中国首款3A大作意义非凡,可谓是开创先河。3A主要指的是依靠长周期、大团队、重资本打造的影视级视听体验的买断制单机游戏。此前有不少观点表示,中国虽是游戏产业大国,但急功近利的商业环境下无法产出顶级的3A游戏。但游戏科学作为中国游戏开发商不仅花费4年打磨出世界级的《悟空》,更证明此商业模式在中国有前景、有出路。相信此后,更多资本、从业者会投入制作3A游戏的征途。
其次,《悟空》还向全球玩家输出西游记这个中国四大名著、中华文化瑰宝。《悟空》并非完全是过往美国、日本成功游戏元素的堆砌,而是拥有著独特的文化魅力内核,如今各类魔法、异能、武士题材已司空见惯,但中国独有的神仙佛陀妖怪世界观是不少西方人从未听闻的,并且游戏里的建筑、人物外型设计不少都是实景复刻,是心血所在,更是核心竞争力。《悟空》更令不少外国人对西游记原著产生兴趣,甚至阅读起译版小说,真正实现了中华文化的输出。
反观香港,自上世纪末经济腾飞,不少港人便有条件拥有游戏主机玩到日本、美国的大作,香港本地更有《小朋友齐打交》这种共同成长回忆,社会的游戏文化氛围绝对不差。此外,游戏研发行业主要以人力资源为主,香港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以及国际化的商业环境非常适合发展游戏产业,但至今为何没有一点声色?像传统游戏强国如日本的索尼和美国的微软皆以自家的主机来构建游戏生态圈,而新兴的游戏大国像中国、韩国则主要选择以电脑、手机为载体研发网络游戏,世纪初至今的香港未能踏上互联网的风口,也因此错失良机。
但如今,香港再发展游戏研发产业也不算迟。一方面游戏产业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保障,回看腾讯二季度财报,其本土、国际游戏收入约4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占总收入30%,吸金无数;另一方面,游戏产业可带动更多产业发展并提供多元就业机会,游戏开发不仅需要在音乐、美术、故事剧情上发力,更需各种最新计算机技术,例如渲染、AI、动作捕捉、人物场景建模等。香港还可借此再介入互联网产业,构建虚拟世界是不少互联网企业例如现今Meta的终极追求,这正是游戏产业的强项。
事实上,香港已在中国游戏公司的国际化融资和收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以游戏业务知名的腾讯、网易在香港上市,过去收购代理各类海外游戏,都是通过一国两制下的国际金融市场来处理。香港理应更深入参与到游戏这个广袤的市场中,继续支持中国游戏研发,也藉游戏载体说好中国故事。
此外,随著社会对游戏“有色眼镜”地褪下,电竞作为衍生产业同样值得香港积极布局。去年杭州亚运会正式纳入电竞项目,不仅决赛门票最高达1000元,更是唯一需要抽签购票的项目,可看出广大观众的热情。随著电竞进一步大众化、标准化、体育化,未来是否有机会走进奥运,值得期待。如今不断有电竞项目推出国际赛事,香港作为国际都市理应抢夺这块炙手可热“蛋糕”。
游戏研发及电竞产业非常契合香港的诸多发展定位,本身更极具经济效应。港府如今主推总部经济,在政府支持下,可通过政策吸引国内外游戏公司来港建立海外研发总部,将来未必不能做出下一个《悟空》。
作者陈月明是立法会(选举委员会)议员、打鼓岭区乡事委员会主席、贵州省政协常委。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