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共享|医者无疆 共享中国大爱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罗世华

何为医者?古语曾言“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从古至今,医生的技术修养及职业道德都被驾于云端上,高之一分,显得冷艳不可接近,低之一分,显得随意难以信任。医生这个职业,赋予我们崇高使命的同时,更需要我们挑起健康的重担。

当我们国家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的非政府医疗人道救援组织的板块上,中国人不可缺席。2018年,共享基金会在此背景于香港成立,致力创造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远期目标是成为拥有国际话语权的慈善机构。身为第七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的中国医疗队中的一员,荣幸与骄傲并存,使命与担当共建。

第七批广西援老挝医疗队到Pathoumphone县医院进行下乡筛查活动。(相片由作者提供)

在陈强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于7月中旬暂离祖国的怀抱,抵达了充满异国风情的老挝占巴塞省巴色市的驻地医院。马路两旁色彩明艳的房屋,繁茂的树丛,悠闲自在的小狗,虔诚朴素的民众,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同时也感到这次任务的艰巨与挑战。

据了解,占巴塞省能做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生只有三名。在极度紧缺的医疗技术资源下,巴色市及周边的城市积压了大量的白内障患者,“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是当地的“及时雨”。每天慕名前来驻地医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绝大部分患者是因白内障致盲,也有部分因青光眼或眼底疾病丧失视力。印象最深的是一位60岁的独眼男性患者,他的左眼在年轻时因外伤致盲,目前已无光感,并且眼球也出现了萎缩;右眼视力也于一年前逐渐下降,因经济困难且当地专科医疗资源稀缺,使得他的眼疾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他的生活。

医疗队与基金会志愿者搀扶患者。(相片由作者提供)

共享基金会广西医疗队的到来,不仅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给他带来了生活的自信与勇气。当天躺在手术床上的他眉弓高耸,术眼难以注视显微镜光源,加上言语不通,使手术难度又提升了一个梯度。在手术车上当地志愿者的温情翻译协助下,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后,他的视力达到了0.6。“感谢中国医生,感谢中国技术,是你们让我重获光明。”简单的手术不仅为他保留了生活的底气,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另一位 97岁行动极度困难的婆婆,长期依靠轮椅生活,来到医院接受检查。经检查后她的双眼白内障均达到五级核,在中国医疗队和共享基金会志愿者的接力下,婆婆被擡上手术车,躺在手术床上。小小的睑裂在开睑器的支撑下缓慢地打开,深陷的眼窝像个碗口不停地蓄积冲洗液,一直向下注视的术眼,使得手术的每一步都像在极限攀岩,必须高度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广西医疗队队长陈强为患者进行眼睛检查。(相片由作者提供)

术后婆婆的视力达到了0.5,坐在轮椅上的阿婆激动得难以言表,双手合十不停地对中国医疗队表达谢意。如果没有参与到这次共享基金会“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的援外医疗团队活动中,也许对老挝这个佛教信仰极度虔诚的国家仍蒙有雾镜。看著术后复明的老挝民众热情洋溢的笑容,握著他们犹如大地铸造师般粗糙的双手,听著他们饱含深情的不尽感谢,心里倍感欣慰。援外“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不仅是一项国际医疗援助行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对于医疗队而言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交流与合作。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始终实践“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宗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共享中国大爱。拂过绿意盎然的春风,盛夏里洁白的缅栀子默默地盛开,即将拥抱著秋意的清香,浅行栈道,阳光宛如蓝色丝带缠绕著辽阔的湄公河,折射在水面上的七彩光斑像极了寮国人民未来的生活色彩。

完成手术的患者为医疗队及基金会的帮忙点赞。(相片由作者提供)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 2018 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民心相通”。目前正为老挝、柬埔寨、吉布提、塞内加尔及毛里塔尼亚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全面消除该国因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为目标;另正积极进行传染病媒介疾病防治工作,项目点包括东帝汶、洪都拉斯、吉布提及中老铁路等。

作者罗世华是第七批援老挝广西医疗队医生。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