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关了但旅客未回来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香港与内地自星期日(1月8日)起通关。统计首两天数字,经落马洲支线、港珠澳大桥、深圳湾等六个海陆路口岸出境的香港居民是48,398人次,比起一星期前的3,868人次增加超过十倍;然而包括机场在内经七个口岸抵港的内地访客仅为9,996人次,较一星期前的4,362人次仅多了一倍。

1月8日至9日抵港的内地访客仅为9,996人次,较一星期前的4,362人次仅多了一倍。(香港01制图)

行程安排需时,通关初期的人流未迅速恢复,实乃正常不过。但北上与南下的情况迥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两地的微妙消长。据《香港01》记者在深圳商场所了解,通关后的确带动了人流回升,餐厅食客以香港人占多。加上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之前,不少市民也经常到深圳消费,光顾茶饮连锁店,通关会否如政府官员所预期般大力提振香港旅游业,抑或只是方便了市民出境消费,社会不无疑问。

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不过夜旅客占了访港人次超过一半,毗邻的深圳以至广东省自然是主要来源。但三年后,广州和深圳的发展步伐也没有停下来。广州天河路不只在这个元旦假期已回复热闹,而且正朝智慧商圈的定位发展。深圳亦在加快建设购物中心和消费商圈,最近还有老佛爷百货的概念店落户,成为内地继北京和上海后的第三家老佛爷门店。在通关以后,香港要巩固对大湾区旅客的吸引力,不是没有挑战。

2022年11月过夜旅客仍然不足11万人次,不足2019年11月的一成。(香港01制图)

过夜旅客恢复不及星日

在过夜旅客方面,9月下旬政府放宽入境措施至“0+3”虽然有一定提振作用,但11月过夜旅客仍然不足11万人次,不足疫情前同项数字的一成。及至12月黄码取消,亦即放宽至“0+0”,每星期经机场抵港的海外访客亦只是在2万人次左右。

相比之下,早香港两个月开关的日本,11月旅客人次达到93万,是疫情前的三份一,但百货店的免税销售额已达175.4亿日元,是疫情前的三份二。至于比起香港和日本都更早开关的新加坡,11月旅客人次已达到81.6万,回复至疫情前的超过一半。

日本入境旅客已回复至疫情前超过三份一,百货店免税销售额更达三份二。(香港01制图)

海洋公园转型、西九展馆落成

香港既已对外开关,对内主要只维持口罩令,理应可以重新吸引海外旅客。在新冠三年期间,海洋公园开始转型,M+博物馆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相继开幕,香港是时候重新制定旅游卖点。两所展馆位处的西九文化区,其管理局据报已与六辆美食车续约一年,不但有助给予游客更全面和便利的体验,间接亦说明了美食车先导计划早前无奈结束,并非美食车本身不行,而可能是负责的旅游事务署有所不足。

隶属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旅游事务署,负责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和策略,与由政府资助、特首委任成员的旅游发展局,同样肩负推广香港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任。旅发局近年便尝试发展体验式深度游,以及协助宣传体育盛事。但一署一局的职能始终有限,而香港旅游业要再次起飞,涉及的政策层面广泛,例如开放民宿、街头表演及艺术关乎多条法例,发展墟市以及保育古迹也要制定宏观政策。

背靠大湾区的“一站多程”

可惜观乎特首李家超的《施政报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部份主要就是成立委员会,“支援本地旅游”一段也只是重提去年《财政预算案》已推出的6亿元“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至于2017年《可持续大屿蓝图》已提出的南大屿康乐及保育项目,在《施政报告》中也只是“积极研究发展大屿山南部约1000公顷‘绿化地带’土地作生态旅游或康乐用途”,与当局推进东大屿人工岛的速度大相迳庭。

香港旅游要在后新冠突围而出,当然也少不了借助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力量。事实上,政府亦已打算以“一程多站”方式,吸引内地及海外旅客以香港为其中一站,在大湾区内跨城市旅游。惟如何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与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大湾区机场群可以怎样加深合作,此等议题还得官员拿出更具体方案,“一程多站”才不会停留在口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