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开放非大直路 慢慢来有时比较快
近日内地疫情再出现反弹,继海南上月爆发疫情要封城之后,本周深圳、成都等地亦因疫情升温而推出了封控措施。同时间,香港疫情亦在升温,最近数日的每日确诊数字都迫近万宗,政府亦不得不考虑收紧防疫措施。
新冠疫情已持续了两年半有余,疫情防控总是反反复复,甚至似乎看不到终点。但我们亦必须明白,疫情防控复常之路不会是一条大直路,中间会有很多曲折。无论如何,开放都是最终的目标,社会应该积极探讨开放的方式。
于科学和人情上都须讨论开放
无论从科学或是人情之上,社会都要考虑和讨论开放。新冠病毒不会自然消失,除非打算永远与外界隔绝,否则早晚都要讨论开放的问题。内地至今实行相对严格的防疫措施,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而且医疗资源不足,这些理由都可以理解。但即使再过一、两年,人口基数和医疗资源条件也不会有很大差距,如果中国内地不找寻一种折衷方式去处理,那难道未来几年间都处于当下般的状态?
封控两年半,已对社会带来很大的现实挑战。就经济而言,防控政策带来的影响今年已成为焦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就反映,疫情防控首度超越中美关系成为在华经营美企面对最大的挑战。而且抗疫两年半民众已多少出现疲劳,复常的希望正渐渐点燃。像欧美那样引起大量人民死亡当然是不乎人情,但将大部分低风险的人长期困于防疫政策当中,也不见得合符社会整体利益。
最近内地一则小风波就反映了民众对于可能要持续处于封闭的忧虑。上月底,一篇学术论文《“闭关锁国”不是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客观描述》在内地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和被批评,不少人指出文章为明清的“锁国”政策做辩护是服务于当下政治,为内地继续执行严格防疫政策作理论工作。这种见解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论文的学术内容,在此不赘,但民众的反应也反映了他们对要继续封控到什么时候的担忧,以及不少人都希望终有一日能走出防控渐渐回复正常生活的心情。
找寻折衷方法开放
长期封闭肯定不是国家和香港的政策目标。周四(9月1日)党刊《求是》杂志就刊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篇讲话,强调中国新发展格局是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周三(8月31日),身兼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又表达了国家希望香港主动作为,招展便捷的国际联系。即使内地的专家也多次坦言,国家需要考虑在某个时间开放。这些都说明了国家也在思考开放的问题。
对于香港而言,在“一国两制”之下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独特性,找寻开放之路。自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略为平伏后,香港推出了包括“3+4”检疫等一系列开放政策,过去一个月确诊、重症与死亡数字都呈上升趋势,为了防止更大的人命损失有必要再收紧防疫政策。然而,这只是开放过程中一个正常情况,并非朝开放这个方向推进的策略整体有问题。
防疫政策时松时紧、反复拉扯,是为了确保医院体系不会因为疫情大流行而崩溃,确诊者可以有序地得到治疗并回复健康。例如日本和韩国,也并非像欧美一样快速地开放国家,它们的政策亦是在收紧与放松之间拉锯,并慢慢朝向开放进发。两国今年初亦因为Omicron而收紧防控,但近来还是渐渐开放旅游,过程也不是一步登天地马上取消所有限制,而是慢慢一步一步作出尝试。
疫情开放是一个尝试过程,就正如国家改革开放也是一个尝试。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但当中却少不免有一些东西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未必能总是尽善尽美,也肯定不会是一条大直路。但我们总要走出尝试的一步,而不是从一开始便否定尝试的努力,或将其挞伐标签。香港近来推出的“3+4”检疫政策无疑也是一个尝试,与内地逆向隔离也是如此。虽然近来疫情有所升温,但我们仍应抱着客观、实事求是的心态看待,不应一下子否定开放的努力。当下的疫情如果得到平伏后,我们还应该探讨如何继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