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声道|印太经济框架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5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在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痛批美国的印太战略,称其目的就是企图围堵中国,本质上就是一个制造分裂的战略、煽动对抗的战略、破坏和平的战略,并表示这个战略不管做什么包装、换什么马甲,最终必然是一个失败的战略。
来稿作者:陈文坪
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简称“IPEF”)真的是“洪水猛兽”而一无是处吗?这个框架在还没有正式对外宣布时,在内容还没有详细披露时,外交官就急著开腔给予批判。为何不能以更长远目光来看待IPEF?这是令人费解的。
13国占全球GDP四成
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官方东亚的日本。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时,宣布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也获得日本的支持。 IPEF有四个支柱领域,即“数码与传统贸易”、“提升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去碳化与基础设施”、及“税与反贪污措施”。
这个IPEF被海外媒体形容为,是美国五年来参与亚洲经济事务的最重大举措。因为IPEF获得13个国家的支持。这13个创始国是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纽西兰,以及印尼、新加坡、泰国、越南、汶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七个东盟国家。从经济量来看,这13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约占全球GDP四成。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地区,13国占GDP四成,可想而知,不可谓不大。
目前,各成员国可在全部或部分框架下或合作,而当中将不涉及关税和市场准入的谈判。可以说,IPEF的合作前景是光明的,是可期待的。
有媒体报道说,IPEF只是个“空的框架”,没有内容。是的,这是刚设立的框架基础。既然是个框架,当然需要各成员国进一步谈判来增加各项支柱领域细节内容。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再来回顾这一IPEF,或许会更加清晰框架中拥有的“高养分的食材”是什么?到时再评点也不迟啊!
合作平台相联系 “共同体”向前迈进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的亚太自由贸易化而成立的一些区域协定/组织。
一、《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前身为TPP,共有11个国家组成)。在13个IPEF创始国中,其实有7个是CPTPP的成员国。他们是日本、汶莱、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纽西兰,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局已分别申请加入这个组织。
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共有15个国家,包括中国),除美国、印度外,其它11个IPEF创始国都是RCEP的会员国。
由此可见,无论是IPEF,CPTPP或RECP,这些框架/协定中的成员国都是相联系的,甚至是一起合作的、推动向前的。虽然一些成员国不是这三个框架或协定的会员,但至少是一个或二个组织的会员。彼此间还是连在一起的“共同体”。简言之,一个协定/框架的成功,可以肯定的是会推动另一个协定/框架向前迈进。
IPEF刚成立,各方必须用更长远的眼光对待,而非只看短期目标。然而,中方外交官在IPEF还没有正式宣布前就“痛骂” IPEF组织是在搞“小集团”,不利于亚太地区、不利于国际社会的团结,开经济自由化倒车,IPEF注定会失败的。
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前身为TPP)为例,宣布成立之时,中国大陆的态度也是“怠慢”的。中国国家资讯中心网站上有一篇2016年评论文章:“面对TPP的来袭,国内各界出现多种反响: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将被世界抛弃,未来风险极大;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现在加入TPP有害无益,不加入反而可以不受其束缚,具有更多的灵活腾挪空间。”可见,中国在面对以美国主要参与而成立的协定/组织,都没有好感,更多的是“消极”以待。
不过,当美国2017年宣布退出TPP后,日本负起领导者角色把TPP重新修正并命名为CPTPP,获得其它成员国支持而于2018年底生效后(其实,CPTPP只比TPP整个协定少5%的贸易产品),中国却在2021年决定申请加入。这说明当初对CPTPP/TPP协定“没有好感”的中国,终于在2年后看到贸易协定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也促使自身改变初衷而“搭上CPTPP这趟列车”。
回看以上外交官对IPEF的言论,是主观的,没必要的。说白了是“意气用事”,不符合外交官应具有的国际眼光。
中国需要世界 IPEF需要中国
印太经济框架宣布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重要的是通过IPEF平台,展开积极的合作的讨论,这些举措有望带来具体的结果和现实利益。” 这是区域国家多一个平台来讨论经济的合作、建设,为成员国提供必要的提升空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过视讯在印太经济框架启动会上指出,IPEF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它可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经济外交的宝贵平台,清楚表明美国将继续致力于与亚洲伙伴国家接触和深化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联系。”可见,日、新两国都说明了IPEF是重要的合作平台,可开创印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并非在搞什么“小集团”经济圈,而是在推动经济建设的横向发展,是在扩大成员国在多个经济领域的纵向合作。
至于IPEF宣布时提到,为何没有邀请中国加入,美国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说出了原因。这位官员说:“美国没有邀请中国大陆加入,部分原因是华盛顿想要的许多标准,北京都无法接受。”这一现象与当初中国无法加入TPP协定大同小异。就是说,目前还没有达到入会“门槛”。须进一步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等加大改革创新和转型,切实加快国内相关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劳工、环境及智慧财产权的建设和保护,完善保护劳工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
中国需要世界,IPEF也需要中国。当中国加入CPTPP后,就可以考虑申请加入IPEF。如是这样,IPEF必将大幅度且进一步提升。中国也能从中获益。
作者陈文坪是新加坡时事评论人,关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时事和经济民生。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