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发泡胶围城 政府早该转危为机
疫情阻碍陆港通关,连带运送供港蔬菜的发泡胶箱用后难以送回内地,在香港多处堆积,引起卫生问题。环境局在周三(23日)回复立法会议员查询,提出一系列应对方法,包括支援业界加大回收能力,又研究寻找可重用运货盒代替发泡胶箱等,期望能长远解决环保问题。
香港主要以发泡胶箱接收来自内地的蔬菜,本地菜商过往主要四个方法处理胶箱,一是直接弃置堆填区,二是重用,三是卖给跨境运菜货车司机再转售内地回收商,四是交给本地回收商还原物料,当中首三类方法较为普遍使用。
自第五波疫情起,跨境运输受阻,加上内地回收业担心胶箱带有病毒,大量胶箱滞港,而本地回收业规模小,难以每天消化十多万个、估计共有十多二十吨胶箱,约为一架双层巴士的重量,遑论连月累积的量。发泡胶箱“长城”在菜档外涌现,阻碍行人路和马路,本月亦曾发生发泡胶箱火警。
政府慢吞吞 任由发泡胶堆积各区
立法会议员葛珮帆及郑泳舜一个月前已要求政府解决胶箱围城,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周三回复指由于胶箱数量庞大,本地回收能力远不足以应付。政府部门正与蔬菜批发等业界商讨研究,尽快找到合适市场运作的可重用运货盒,代替发泡胶箱,亦会清走弃置胶箱,以及继续支援回收项目及加大回收能力。不过,葛珮帆指当局未交代与内地政府洽商的进展,包括讨论让胶箱在消毒后运返内地菜场或回收厂,亦未交代如何在短期内减少胶箱积存。
局方抛出兼顾短期长期的具体解决方案值得肯定,但在围城个多月后才回复议员仍是缓慢,任由胶箱期间不断累积。替胶箱消毒或采购可重用盛器是短期可行的方法,局方应争取内地相信容器卫生,亦应提供多种措施便利内地运送,尤其是令水路供港的蔬菜胶箱也可再用或回收。当然,使用可重用运货盒才是一劳永逸之举,但要找到轻身、容易搬运和便宜的物料替代发泡胶甚有难度,尤其是现时石油价格攀升,若果替代品同为石油产品,价格也许较发泡胶更高。不过,基于生产者责任,贩商应承担一些成本。
勿躺平等通关 官商应助本地回收业
局方既要积极为发泡胶箱寻找替代物料,亦要继续打击胶箱随街堆积,但疫情终有一天缓和,跨境通关会恢复畅顺,这是否意味着胶箱围城只要静待时间便可解决?当然不是,一来香港不应输出垃圾,二来香港有能力处理发泡胶,只是规模不足以消化输入量。环境局作为政策局,相比起争取通关事宜,应有更大把握循增强本地回收能力一途应对胶箱积压。
现时部分回收商提供由收集到降解的一条龙服务,部分则集中做中间的分类和压缩。就此,政府和商户要多行一步,短期内政府暂时豁免回收商收集胶箱时的泊车费用或限制,增加运输资助,以至寻觅大型回收处理场地,商户在回收前先清洁,缩短回收商分类和清洁时间和减轻其成本。当回收企业规模扩大,生意稳定,就可以自立自主营运,逐步减少政府资助。
香港尝过废纸围城滋味,实在不忍再被发泡胶围城。相信陆港恢复通关可以缓解垃圾堆积,但其实这类物料本可在本地回收再造,保留价值。当各界倡导疫后社会经济要注重环境,政府又逐步落实资源循环蓝图,从长远看,从事废物处理和回收正正是响应倡导并化为商机。政府在短期支援业界,资助物流、寻觅土地和购置机器,最根本还是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增加丢弃堆填区的成本,诱导商户把垃圾转交回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