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佣需求愈大 反映香港结构问题愈严重
沙田万怡酒店下月8日起用作指定检疫设施,提供500个房间供来港工作的外籍家庭佣工作检疫用途,周一(15日)开始接受预订,网站开放后不足半小时,已显示去到明年2月已无房间供应,可见港人对外佣仍然有迫切需求。
无独有偶,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在同日发布一项题为“家中的陌生人/佣工:在香港聘用家佣与家庭关系的综合分析”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探讨了香港家庭与外佣关系。比起过往一般多以家佣角度出发,研究他们在港的困难,是次研究以本地雇主角度出发,探讨香港家庭聘用海外佣工的做法,并指出海外佣工对香港家庭的影响。
外佣需求有增无减且趋持续
研究结果指在2,003对妻子年龄介乎18至55岁的已婚夫妇中,有25.7%受访家庭曾经或正在雇用外佣,同时,即使非中产家庭亦有很大的外佣需求,研究计算了受访者的入息,居住面积,家庭财务状态及教育程度得出一个中位数,发现有25%的来自中位数以下的家庭都有聘请外佣。
另外,香港夫妇对外佣的需求在过去40年来亦有大幅上升,由80年代结婚的夫妇,于婚后10年内开始聘用外佣比例为8%,至2010年代则大幅上升至30%;而且持续聘用外佣的数字亦有所上算,在一年、五年及十年内停止聘用的比率分别分别由9%下降至4%、38%下降至18%及68%下降至32%。
难以摆脱的外佣困局
虽然聘用外佣的做法变得更持久,但并没有变得更稳定,在所有曾聘用外佣的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曾经更换外佣;四分之一在开始聘用外佣的首四年内更换外佣。而雇主对外佣的平均满意度,以10分为满分亦只有6.16分。在香港家庭对于外佣的需求有所上升的同时,雇主同时落入一个即使对于外佣不满意仍然受限于需要雇用外佣的困局之中。
其中一个造成上述现象的现因是因为外佣的存在成就了亲身育儿空间,甚至为考虑生育第二胎提供了弹性。分析显示有聘用外佣的家庭,每星期可减少高达6.5小时用于家务的时间,同时用于育儿的时间亦可增加高达3.4小时,当外分担了家务之后,父母便有更多空间去专注做好育儿工作。另外研究又发现,聘用外佣与夫妇生育率有正面关系,对于有聘用外佣的家庭,生育第二名子女的概率,较没有聘用外佣的夫妇多约13%。
浸会大学研究报告指出,对外佣的需求增加背后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生活成本上涨有关,有家庭会通过以外佣照顾儿童或长者,换取自己外出就业的空间以赚取更多金钱。例如研究就发现有较低收入的蓝领双职家庭,加入了聘请外佣的行列之中,而部分个案靠外佣照料子女及年长父母。
根源问题要解决
比起为香港家庭带来正面影响,更适合用以形容聘请外佣所附带的效益,似乎是应对香港社会结构问题的短期方案。双职家庭的增加、出生率下降以及老年人口上升都已经是长存于香港的社会结构问题,愈来愈多香港家庭选择持续聘请外佣,正正反映出香港政府未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而市民需要通过以自己的方法应对。
近年政府推行居家安老的大方向,无疑有助于舒缓整体社会的压力,不过要应对与双职家庭相关的问题似乎仍需要更多着墨。举例而言,我们可以参考外国增设照顾者津贴,如英国为每周为家人提供不少于35小时服务的16岁以上照顾者提供津贴支援,吸引家人留家提供照顾,同时减轻家庭的金钱压力,减轻了照顾压力同时亦是提供了更大的生育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