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仍未准备带领香港进入安居“新时代”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日前接受报章专访,当中谈及土地房屋供应,形容香港进入“新时代(new era)”。然而,在整个访问之中,她提及的新主意,除了收回700公顷私人湿地保育、放宽市区重建强拍门槛和容许地积比转移外,在官商关系和公营房屋比例却未见根本改革。相反政府至今仍坚持的几项土地房屋政策,可能正是将香港带入房屋政策“新时代”的最大阻碍。

林郑在访问指的“新时代”,具体来说就是“官商合作建设,而不是每次都用地产霸权,或者官商勾结去抹黑”,并指“营商能赚钱、市民有好生活、政府有为配合”。在这个框架下,政府扮演“促进者”,包括在旧区重建放宽强拍门槛和转移地积比,划定并收回私人湿地,令地主得知北部都会区哪些地段可以发展,以及继续推行土地共享计划。这些措施确可给地产商更多空间和更大信心参与建屋,但恐怕结果只是令地产商赚更多钱,市民却未可改善生活。

本届政府的房屋政策是以置业为主导,清楚说明了置业阶梯。(资料图片)

地产商参与不一定改善市民生活

至于土地共享计划,简直是把规划和建屋的主导权交给地产商,更糟的是地产商也不见得踊跃申请,去年5月起至今才获得五宗申请,客观效果恐怕就是耽搁新界发展。另外,透过旧区重建得来的私楼单位一向售价昂贵,区内原有住客被迁离,不少人生活被迫向下流。至于厘清湿地收地范围,其实也跟北部都会区可发展土地的楼价和单位数量没有直接关连。

针对公营房屋,林郑认为若果公营房屋足够,可以让有需要接受政府资助的市民“住得好,买得起”,而她虽然不像先前另一次电视访问那样忘记了公营房屋只占全港房屋不够五成,但亦承认了提升至七成水平是“漫长”的路。令人不解的是,她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坚持北部都会区、交椅洲新增土地局限于发展七成公营房屋。

安居不应强求置业阶梯

若要升至总体单位七三比,政府理应大幅提升未来发展项目里新公营房屋的比例。根据《房屋统计数字2021》,在本年3月底,公营永久性房屋有127.2万个,私人永久性房屋有164.1万个,两者比例分别为43.7%和56.3%。要变为公私七三比,政府在停止新建私人单位还要新建255.7万个公营单位。可是,政府连现时调升七三比至八二、九一比也不做,甚至连未来五年的新增公屋供应也落后于长策进度。

有消息指中央在闭门会议上要求香港地产大亨“守规矩”,运用其资源和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并协助解决房屋短缺问题。(资料图片)

至于延续置业阶梯的政策也难令市民“买得起”。这不是政府错在政府提供不同等级的资助房屋,而是错在贩卖上流置业梦,盲信只有置业才会提升生活质素。原则上,租住和自置并无优次,市民可按负担能力和偏好选择。可是,政府一味强调置业,加上本地楼房累积资产效果明显,迫使市民不论是否愿意也要加入买楼游戏。

再者,在置业阶梯之下,绿置居、居屋、首置盘等资助出售单位因为可以转售至自由市场,其价格也随私楼价格水涨船高,有二手居屋楼价“媲美”私楼,亦有二手绿置居业主在禁售期结束后便出售图利,令公营屋沦为投机工具,凌驾自住功能。市民安居前提是可以负担住屋支出,不应分租屋还是置业;而资助出售单位市场亦须与私营单位市场切割,免受私营市场影响,才可令想置业的市民“买得起”。

行动比辩驳更能除恶名

最后,林郑提到香港进入“新时代”,或会令人联想到早前外媒引述中央官员警示本港地产商“游戏规划已经改变”。姑勿论两者是否关连,政府实情没甚么新招,难以证明政府和地产商的关系出现什么根本变化,反而政府再三保证本地地产商可以继续以榨取市民现时和未来的收入,以及牺牲市民的居住环境来谋利。

正因为社会感受不到政府引导地产商按市民福祉行事,甚至过往在官司和风波揭穿官员和地产商利益输送、以权谋私,以致地产霸权、官商勾结恶名缠绕政府。要洗脱恶名,不能单靠官员一两句澄清便足够,而是以实际政策彰显主导权,首要是扩大行使《收回土地条例》至地产商持有的新界农地,尽快将之重新规划成新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