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政府应重视市民的获得感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周三(6日)特首林郑月娥发表本届政府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尽管今次《施政报告》提出如北部都会区等重大的政策方向,理应是社会所乐见,亦应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然而香港民意研究计划透过随机抽样等方式调查发现,仅有25%被访者表示满意《施政报告》,而50%则表示不满《施政报告》。这种情况或许源于今次《施政报告》仅以远景措施为主、欠缺解决燃眉之急有关,而更核心的问题不正是市民根本在政府政策中不能取得“获得感”有关?

“头轻尾重”的房屋供应令人质疑

《施政报告》提出在新界北部发展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并且形容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但是“未来十年的建屋量,会出现‘头轻尾重’的现象”,然而正正是这种“先少后多”的房屋供应思维才会引来市民有以下疑问:何以本届政府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仍然未有政策措施直接处理今日水深火热的房屋问题?

北部都会区未来20年将逐步落成大规模的公营房屋和其他住宅项目,为香港市民提供总住宅单位数目可达90.5万至92.6万个,然而这种“远水”远远未能为“近火”降温。就算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承诺将增建过渡性房屋5,000个单位,把过渡性房屋的数字提升至20,000个单位,数字增加相对来说极为有限,对于舒缓社会整体房屋需求无甚帮助。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等今日就最新一份《施政报告》见记者。(余俊亮摄)

改善居住空间?“住大啲”可能要等到2030年

为了解决当下大众正面对的住屋问题,政府必须加强直接介入改善市民居住空间。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只有161平方呎。至于发展商为求赚到尽兴建“纳米楼”、“龙床盘”,对于港人来说更加早非新闻。然而事实上解决办法早已放在案上,只需要政府订立基本人均居住面积,并纳入地契条款中和新发展的公营房屋计划中,这些问题已经可以迎刃而解。

政府在周五(8日)公布更新版的《香港2030+规划策略》时,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被问及订立基本人均居住面积,他同意“愈住愈细”是“社会的一个疼点”,却只承诺在未来的公营房屋发展计划和卖地“将会考虑”纳入有关指标,而会考虑的要求是最少200至210呎。问题是这项措施至今却仍然处于庭台楼角的阶段,这正是社会不能在施政报告中直接取得“获得感”的原因。

是次林郑月娥发表的《施政报告》为无疑香港未来长远发展提出了策略性方向,但政府在思考政策时若只宏观勾划长远的发展蓝图,忽略市民切身处地、具实际需要的“获得感”,变相恐怕只是会令其施政沦落得事倍功半困境。尤其是,当社会都期待政府积极回应民意,而回应社会的需要亦是给予市民政策获得感的不二之法,政府能理解到问题的核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