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或会面 两国共存乃必需
近一个月来,先前极为紧张的中美关系迅速改变。上月初,美国总统拜登主动致电国家主席习近平,双方进行了坦诚的对话。不久之后,一直遭加拿大拘留的中国电讯巨企华为财务长孟晚舟获美国司法部延后起诉,当场释放回国。而且,美国近来对中国的态度略有软化,早前拜登就台湾问题表态时,称已跟习近平相讨过相关问题,双方同意遵守“台湾协议”不做越线行为。这都显得美国有展示出会面的诚意。
至本周三(10月6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洁篪与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几乎在没有对外预告下在瑞士苏黎世会面。而就在两人面会后不久,白宫就确认中美双方正在筹组双方元首会面。到底双方的快速接近又是否足以改善中美关系呢?
杨洁篪: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
杨洁篪与沙利文会面之后,中美双方各自发表了会面的声明。两者最大的分歧点是中方通稿中指杨洁篪表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但美方则仍说美国会确保与中国间负责任地竞争。
即使是两间公司之间也不可能说没有竞争,中美作为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超级大国,更不可能没有竞争。中方很不可能是认为中美两国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中方的立场应该是指不希望“竞争”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轴。至少在中文的语境中,“竞争”包含了“取代”、“排他”的意思。正如中方一直强调中美是“合则两利”的共存及互利关系的论述。因此中方抛出这个论述的目标不是说竞争不存在,而是希望美国面对要与中方共存的事实。
从这方面看,美方新闻稿中虽然提到与中国“竞争”(competition),但两者想法也有共识之处。本周一(4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讲述中美贸易关系时就同样中美须“长久共存”,而且得思考重新接勾的问题。这都反映了两国在现阶段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中美关系将有机会转暖
中美关系是否向好还有待观察,但这些现象也总算是向好的兆头。既然有了基本共识,而双方又有诚意对话,这理论上代表中美关系的确有很大机会借这次机会转暖。即使中美不可能马上解决所有分歧,至少也可以正常化已经相当恶劣的关系。当下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外因素来自于美国共和党及鹰派民粹支持者。
早在拜登当选之后,国际普遍认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会比较务实。然而,今年上半年中美关系仍然不断恶化,究其原因仍然是拜登政府受制于国内民意及鹰派对华强硬的“政治正确”,致使拜登政府初时的政策基本上成为了“特朗普2.0”。拜登政府近来重新对华接触,固然是务实之举;但如果无法平息美国国内民粹与鹰派的不理性行为,那就难保将来受到民意反弹,刺激下一个“特朗普”的出现。
成熟的民主社会不单政府要有务实为民的执政想法,政客既不应胡乱利用民粹选民为其政治目的服务,民众仍得要有务实和理性的想法,以免轻易落入民粹的陷阱,避免国家走向非理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