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复杂多变 措施必须灵活迅速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截至周二(4日),香港录得最少六宗印度变种病毒个案,社会担心新一波而且是更严峻的疫情将会爆发。医学界对这次的变种病毒早已有所警觉,哈佛医学院前教授William A. Haseltine在《福布斯》撰文称,这只新变种病毒具备“非常危险病毒的所有特点”,必须尽快厘清其传播力,加以防控。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家范克尔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也表示,这只病毒的变异可加强病毒的传染性及减低病毒对中和抗体的反应。

针对此次变种病毒的特征,港府将防控措施调整得更为严厉。在发现东涌映湾园和美园大厦的变种病毒个案后,当局立马安排了较普通确诊个案更为严格的隔离或撤离检测方案,反映出政府防疫力度和策略随著病毒情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当然,这也不代表目前的力度和措施便能很好地应付最新的疫情。相反,因著印度变种病毒的严峻性,社会更应借此机会全面讨论检视目前的措施有何值得不足、落后之处。比如,在变种病毒流入香港的问题上,虽然目前医学界仍未完全掌握这一变种病毒的特性,但不同的专家已提出多种可能性,而这些意见都能帮助政府在将来应付不同的疫情的措施和力度需要时更从容。

卫生署5月3日晚上公布尖沙咀金巴利道美园大厦一名印度妇感染变种病毒,居民执行行李,在午夜时分上车前往检疫中心隔离21日。(李泽彤摄)

检疫检测要追上疫情

以病毒检测为例,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和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均认为,不少确诊个案在确诊前出现多次阴性结果,有需要跟进采样过程和质素,加强检查外判化验所及覆检阴性结果样本。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反思追踪工作,认为应扩大做基因排序的范围,这样即使社区出现爆发,也能即时知道哪宗个案流入社区,能够完善逐层的接触追踪工作,更快找出传播链。而针对港府熔断机制,专家们认为除了收紧触发熔断的条件,更可令熔断机制具追溯期。因现时只有在熔断生效时的抵港人士才会跟随最新的检测隔离要求,然而在在触发熔断前几日多到港的高风险地区人士,同样也可能已被感染,因此当局可考虑根据具体的地区的情况,探讨对在熔断前已入境的当地人士增加检测次数又或隔离天数等。

在应对已输入的病毒问题上,港府虽然积极撤离确诊个案楼宇的居民,但在强制检测的时间范围上,未必充足。以三宗变种病毒个案均去过的东涌为例,由于三人都是在4月11日出现在东荟城范围,政府的强制检测知要求在当日去过该商城的市民检测。然而考虑到这只病毒普遍呈现的潜伏期较长,未能准确掌握,因此相较于别的确诊个案,许树昌建议在上月11日或以后曾到东荟城和患者到访餐厅的人士,都应该接受检测。

政府要求曾与变种病毒患者同日到访过相同所的市民要强制检测,限期于5月2日届满,限期最后一日东涌东荟城外的临时检测站继续大排长龙。(黄舒慧摄)

接种疫苗有效防疫

同时,考虑到佐敦的印度裔男子与东涌映湾园的确诊菲佣的种病毒的基因排序百分百一样,袁国勇担心变种病毒正在社区传播,呼吁市民接种疫苗。除了注射疫苗之外,许树昌认为社交距离限制虽不用立刻收紧,但也是必须令市民提高警惕,成为防止病毒扩散的辅助措施。可见相较于以往出现疫情反扑势头时,以社交距离限制收紧为主,因疫苗供港尚算充足,内防扩散的策略与侧重亦可有所不同。

这些建议与反思并不只是指出当下了防疫的漏洞,更显示出因为疫情形势多变,变种病毒“层出不穷”,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当下制定出最合适未来的防疫策略。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社会上下既要看到每一次输入、爆发中所揭露的不足,更要从当下和过去的不足中吸取经验教训,构想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案。这样才能在根据每一次病毒的烈性、疫情的扩散程度等,迅速调整出最合适的方案,这才是最好的疫情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