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访华 中美要在芸芸分歧中取得共识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周三(14日)抵达上海,成为拜登上任后首位访华的高级官员,预料将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会面,为拜登4月22及23日与全球领袖举行气候峰会,以及联合国11月于格拉斯哥召开的第26届气候变化大会前打下合作基础。在此中美关系跌入新低的情势下,外界亦忧虑中美两个世界第一及第二大排碳国的对立及冲突,会为全球在《巴黎气候协定》中的减排目标带来阻碍,亦引来究竟一国称雄争霸的国家发展利益重要,抑或全球人类未来福祉更为重要的老问题。
自全球171国领袖于2016年联合国总部签订《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于工业革命前水准以上的摄氏两度之内,各国亦跟随协定内对各自国家定下的减排目标,为挽救一场气候生态危机各自努力。不过一直否定气候变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却指协定中对美国在内的已发展国家减排目标,远较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严格,质疑协定不公随后更单方面退出《巴黎协定》。纵然拜登上台后立即重新加入协定,由于其并无约束力,因而被质疑成效不彰,各国须以更强而有力的手段达至减排目标。
日揆访美 拜登首客
拜登上台后立即开设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一职,并由前国务卿克里担任。克里过去数月已先后出访英国、比利时、法国、阿联酋、印度、孟加拉,与各国领袖相讨气候议题。此次访华克里亦将与解振华会面,后者为2015年领导中方签署《巴黎协定》的重要角色,今年2月被任命为新开设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被视为拜登政府气候特使的对口单位,亦显示北京有与华府展开气候问题对话的诚意。然而外界亦忧虑美方既有求于北京,后者亦将以气候议题作为筹码,以此迫使华府在其他中美关系的棘手问题上让步。
对此克里访华前便接受多间传媒访问,重申气候议题为独立议题,不会以此作为换取华府在贸易、市场、科技、人权、南海、台海、新疆、香港等问题上退让。而拜登政府亦同时间派出非官方代表团访台,以示华府不会以台湾换取与北京于气候议题上达成共识。而日本首相菅义伟亦已起行赴美,成为拜登上台后首名到访问白宫的外国领袖。据报美方亦正向菅氏施压,要求其与华府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台湾。一旦成真,将会成为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与日本首相佐藤荣作签署《美日联合公报》以来的首次。
由安倍晋三外公岸信介任内推动的《美日安保条约》框架下的“联美抗苏”,到安倍舅公佐藤荣作任内的亲台外交及《美日联合公报》,日本政治的“1955体制”虽在冷战结束后曾一度松绑,然而于今天传到安倍继承人菅氏手中,面对北京的日益威胁反而更有所强化。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虽打乱了执政自民党的威信,甚至可能令已曾押后的东京奥运触礁,但似乎仍未会动摇其今后在国内政局及大国外交中的走向。不过有科学家指出全球气候暖化可能为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成因,亦再次提醒各国气候问题的潜在危机。
气候问题中美利益一致
中国经济急速发展,碳年排放量亦已从1990年的23亿吨,飙升354%至2017年的108亿吨。而《全面环境科学》期刊研究则指中国云南、缅甸、老挝等地因气温上升令适合蝙蝠生长的植被迅速增加,令过去一个世纪有逾40种蝙蝠品种迁入云南,当中每只品种均可传播约百多种冠状病毒,令当地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致命疾病更容易滋生,亦令各国政府须投放更多资源控制疾病,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及其衍生的自然灾害及生态难民,可见气候变化长远而言终归会损害各国的国家利益。
由此可见不论中美在意识形态、全球战略、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等众多领域上南辕北辙,在全球76亿人类福祉系于一线的气候问题上,双方的利益始终为一致。究竟中美能否在诸多分歧中,仍可暂时放下各自的一己私利,为接下来的全球气候峰会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具体及可执行的气候协议。根据科学家估算,各国政府必须加紧减排并达至地球降温1.5度的目标,人类方可避免一场毁灭性的气候灾难。身为全球碳排放量近30%的中国以及14%的美国两大强权,实在要为全人类未来的幸福肩负起更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