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鼠车车”——成年人的喘息视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近日,日本定格动画“天竺鼠车车”意外成为黑马,播出不久其Twitter专页便吸粉25万,每集平均在YouTube香港地区累积四十多万次的播放量,风头一时无两,更被指有盖过《鬼灭之刃》、《进击的巨人》的势头。

《天竺鼠车车》以羊毛毡制作并辅以真实天竺鼠配音,利用每集约短短两分半钟的时间讲述生活故事,并带出一些简单的小道理。比如第一集带出车主开车不专心,造成塞车问题,给其他市民和城市急救支援造成不便。第二集则在抓捕银行的故事中,透过警察通过被劫持的天竺鼠车车一路留下印记找到罪犯,向儿童传授一些自救小技巧。第三集的小故事则提醒车主将小动物、小孩独留车中的危险。

正因为只有三分钟没有任何对白,可爱的羊毛毡天竺鼠车车就能轻易渗透人心!

逃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这些道理显浅的短故事不仅吸引了不少儿童观众,更有大批成人粉丝,有网民表示“这套动画让人上瘾,一集能反复看两小时”。这其中一个原因自然与其可爱的动画形象、趣致的制作有关,然而更重要却是不少网民反映的“天竺鼠车车”的疗愈效果。

“天竺鼠车车”将许多恼人的日常琐事通过可爱诙谐的动漫手法表达出来,并赋予在现实中不可能的理想结局,即能让人发泄日常不满,又能引发共鸣。“天竺鼠车车”的虚拟世界中寄托了我们在现实中的价值追求,比如第三集天竺鼠车车解救被困车内的小猫就展现了天竺鼠为了解救小猫而战胜了内心对猫恐惧的天性,让观众大赞体现“大爱同左胶精神”。

更重要的是,动画让市民可以暂时抛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去年4至6月一项本地调查便显示,因应疫情,香港未能管理压力的受访者由 2020 年 4 月的 9%上升至 6 月的 18%,成为受访地区中拥有最高压力指数的城市。压力让人想逃,但供楼、水电、父母供养却让人不能一走了之,只能在“天竺鼠车车”里偷两分钟回到童年时对美好世界的信任与坚持中。

《天竺鼠车车》(YouTube截图 / Muse木棉花-HK)

“你有压力我有理力”的香港

“天竺鼠车车”为香港人提供了喘息视窗的同时,我们更要问的是,社会为成年人提供的只能是这两分钟的视窗吗?根据YouGov Omnibus的调查,49%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并不会寻求专业协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费用问题(45%)、时间问题(38%)、感到尴尬(34%)及不确定可到哪里获得协助(41%)等。的确,目前香港精神科疾病的公营服务僧多粥少,轮候期可长至三年,私营服务更是昂贵,每次治疗需1千至1万元不等,更是常人所难负担,各类保险甚至将一些常见的、较轻微的情绪病,如神经衰弱、抑郁失眠、焦虑,都列为不受保疾病,让人退无可退。

“天竺鼠车车”爆红的背后是成年人没有退路的疲惫,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可能是悄无声息的情绪崩溃。而我们除了给“天竺鼠车车”点赞外,还可以在增加精神科服务,改善精神健康投保项目等方面做好市民的情绪支援,甚至更进一步,提倡标准工时、改善租务管制、改变各种社会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