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频批病态消费 扩内需须顾及可持续性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近日内地官媒接连发文批评一些内地经济现象。周一(28日)新华社发文批评“盲盒经济”诱导上瘾及赌博心理造成崎型消费乱象。紧接着周二新华网再援引央视新闻批评“社区团购”存在倾销问题,挤压小商户及就业。内地近年积极提倡刺激内需推动内循环的经济布局,官媒连番对各种消费问题作出批评,表面看来似乎是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是为了保持消费能可持续发展。

“盲盒经济”指包括抽奖成份的一种推售技术。其起初流行于日本,商户将一系列的商品放置于密封的盒中,买家只知道每个盒中有机率包括某几种商品的其中之一,但却不确知盒中具体是哪个商品。

“盲盒经济”的扭曲需求

这种倾售模式主要用于玩偶、玩具这类带有收集型式的商品,利用买家的心理引诱买家作出更多本来不需要的消费。例如,买家有时为了集齐一套的玩偶,会不断购买盲盒直到收集齐全整套,商户可以将系列中某特定商品的出现机率调低,令买家很难集齐一套。有时买家未必想集齐一套,但只为了抽到心仪商品,也得付出更多金钱购买盲盒。除了实体货品之外,“盲盒”也应用到电子虚拟商品上,例如不少抽片类的手机游戏便带有这种推销性质。

“盲盒经济”近年在内地也大行其道,虽然部分消费因此而得到暴力增长,但却随之而产生诸多咎病之处。“盲盒”商品单价不贵,买家很易沉迷其中,形成如病态赌博的现象,最终令买家出现极端消费的负面效果。在“盲盒”流行的日本,不少人将大部分收人用于“课金”抽“盲盒”商品,例如手机游戏的角色卡片等。然而,这些需求究竟并非可持续的消费,甚至令很多人因过度消费于一些对自己没有实际用途的商品而陷入穷困。

“社区团购”提防垄断

比起“盲盒”,“社区团购”可能产生更严重的经济问题。近年,像阿里巴巴的淘宝网等开始走入日常菜市场,以极低的价格向一般人倾销蔬菜等农产品,美其名为“社区团购”。

然而,像一块钱一斤菜等售价,当下买家虽然可能买到便宜货,但终究这并非可持续的经营。一部分平台经济意图利用财政与物流实力,以倾销方式排除地区上如菜市场等小竞争者,在垄断市场后再提高售价,最终可能是买家与小商户双输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员也可能因割价战而失业,最终反而影响了整体经济活跃程度。

卖菜成了互联网巨头们厮杀的新战场。(视觉中国)

内地政府虽然将推动内需提升消费作为经济布局的主轴,但这并非只是追求刷新数据粉饰经济的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制造一个可持续、能对经济产生正向相互作用的消费循环。无论是“盲盒经济”或是“社区团购”,虽然能短暂地提升消费,但却有杀鸡取卵之嫌。如果为了追求当下的数据表现而任由这些扭曲现象继续发展,那结果可能令一部分人陷入愈消费愈贫穷的境地,甚至最终破产或借贷渡日;另一方面小商户又遭打击,那消费效果将集中于一些大型垄断企业,届时整体经济与就业将更难以拉动,那时便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