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DQ|民主派议员应留在立法会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三(11月11日)通过决定,规定在五种条件下立法会议员会丧失资格,随后特区政府宣布“DQ”杨岳桥、郭荣铿、郭家麒及梁继昌。当局的非常手段固然会令政治矛盾更突出,但民主派亦应明白在香港从政必须在“一国两制”框架之下,而留在立法会必然较晦气总辞为佳。

立法会议员经民选产生,作为代议士监察政府施政,而且政治参选乃市民基本权利之一,当然不能够被任意取消资格。而事实上,是次决定亦清楚订明五种条件下立法会议员才会丧失资格,包括宣扬或者支持“港独”主张、拒绝承认国家对香港拥有并行使主权、寻求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或者具有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不符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

其实若然涉及上述五种情况,本身在参选之时亦会遭选举主任取消资格。故是次决定虽或突如其来,但本来就是沿着已有的政治红线而发展。尤其在港区国安法引入后,中央已清晰划出其不能接受的底线,包括民主派在内有意在香港从政者,本来就该知所限度。若然恪守“一国两制”的框架,即承认国家主权、不支持“港独”主张等,从政者并不用担心丧失资格的问题。

这次由行政长官提出、国务院动议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直接效果令四名民主派议员被特区政府取消资格,是必然会产生政治震荡的非常手段。加上早前的港区国安法,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严厉的手段。但话说回来,香港近年的政治形势也绝非平常。立法会内会一度被议员瘫痪,政治斗争愈演愈烈,行政立法关系恶化至难以施政。当然,政治乱局很大的原因在于林郑政府管治无方,但议员若迷失于政治斗争中,也只会令事情更糟,使香港走进死胡同。这次一记重棍是没有人想看见的局面,但一记重棍绝不是世界末日,民主派更应认清界线,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离开议会是相对简单的决定,但离开后如何为民服务、推动香港变革,是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留下来需要更大的勇气,也更考验民主派的智慧。未来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为市民争取更多,朝更理想的社会迈进,无疑是极其艰难的挑战。过程中除了要与政府及建制派角力,也要承受来自本土派的冷嘲热讽。但从政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问题是谁愿为社会迎难而上,扛下这吃力不讨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