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政府迟迟不肯大规模收地建屋?
特首林郑月娥周三(16日)借居屋超额认购之机,推销在维港外填海造地,似乎想为下周立法会财委会的“明日大屿”前期研究计划拨款造势。填海无疑是“多管齐下”策略下其中一个解决住屋问题的方法,但选址未能解决香港布局失衡问题,且政府也承认“明日大屿”的首批房屋最快2032年才入伙,足见计划远水难救火。相比之下,收地建屋却可以较快速度进行,因此政府应以更大魄力一做到底。
收地是解决香港诸多问题的关键。政府取得土地后,可运用土地发展主导权,把土地转化为惠及大众的社会资源——除了可用来推动新经济活动,包括在新界北设立新的核心商业区(CBD),纾缓目前市民“职居分离”的老问题,更重要是通过大量兴建廉价公屋,做好“二次分配”,让市民从高昂的住屋成本中解放出来。
单从林郑月娥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承诺大规模收地,足见她清楚香港是有地可用的。惟一年过去,政府的“收地”工作似乎未如理想。自从她在上一份《施政报告》表示会加快规划和收回私人土地后,政府与发展公营房屋相关的收地项目仅有2020年7月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一期发展计划征收约11.8公顷土地,以及2020年8月在屯门麒麟围、矿山村附近收回约2.1公顷土地,范围面积相比去年9月为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第一阶段发展计划征收的68公顷大幅回落,看不见任何加快的迹象。
收地未见加快
另一方面,作为重点收地对象的“棕地”工作更存在明显缺失,像是政府委托顾问完成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便一直拖到去年底才公布,而其结果认为有160公顷“棕地”各自具备较高发展潜力,可是去到今年3月政府仍称当中逾半约91公顷土地因“面对发展限制而这些限制短期内难以克服”或“位置分布非常分散……难以重新整合以促成较大规模的公营房屋发展项目”难以进行发展。至于顾问研究另外提出的290公顷中等发展潜力“棕地”未来又如何处置,官员至今尚未能够提供答案。
填海造地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但千万不要因而以为香港没有土地。事实是香港从来不缺土地,只是地不在政府手中,因此政府在收地工作上慢条斯理,着实令市民——特别是正在轮候公屋、屈居“㓥房”的基层——万分焦急。我们并不否认林郑口中的填海造地是有价值的,但它毕竟是长远之计。香港的住屋困局有多么严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局应以更大魄力、尽最大可能收地,这才是纾解民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