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回收须坚持 成败关键在配套
屯门环保园的厨余厂自7月起停止厨余收集后,近日更因厨余处理量未符合政府要求,宣告停止营业。然而华南厂房停业之因,却非因本港的厨余“不足”,未能兼容数个厂房在港运营,而是当局的政策未能提供诱因,扭转厨余直送堆填区的陋习。
华南再生资源(中山)有限公司2012年经公开招标投得屯门环保园的用地后,本向承诺政府每年要处理33,600吨厨余,即每日约为92吨。厂房早在投产第二年已见未能达标,即使期内环保署与厂方会面了解情况,并欲助华南提升收集和处理厨余的能力,最终亦难以逃避停业的命运。
据浸大有机资源中心总监、暨公司前非执董黄焕忠表示,厂房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因内地将厨余转化为鱼粮及饲料的营运模式,在农业式微的本港难以照版煮碗,故生产鱼粮和堆肥亦难以抵消营运开支。不过黄焕忠也指出,当局对小蚝湾厨余厂的补助政策倾斜,不但由官方斥资兴建厂房,且又补贴运输费,同时亦令自负盈亏的华南厂房更难在市场竞争。
回收政策成效未彰
然而华南厂房回收率不足,却非因港人“惜食”。据政府的资料显示,本港在2018年每天弃置11,428公吨都市固体废物到各个堆填区,其中3,565公吨为厨余,即占都市固体废物约31%,但厨余的回收比率则仅约2%。换言之,本港并非没有厨余可供回收,只是大多都被直送至堆填。
由于本港的堆填区于未来十年陆续饱和,故厨余收回此后仍是废物处理的替代方案,惟成败的关键则落于如何提升收回比率。撇除移风易俗的教育配套,政府欲鼓励市民从源头分类厨余和回收,首要该思考如何便利市民。当局虽在2011年7月推出“屋苑厨余循环再造资助计划”,资助屋苑安装厨余处理设施,惟截至去年8月,计划仅得36个屋苑参与,普及率甚低,故政府除了须加强宣传,亦可考虑结合区议会的资源和网络将计划普及化。
但长远而言,源头减废才是治本之道。虽然垃圾征费讨论多年未有结果,而相关草案更本届立法会任期内寿终正寝,令人扼腕叹息,但从政策的原意来看,按量征费的“污染者自付”原则,无疑是改变市民丢弃垃圾最直接、最切身的经济诱因,从而减少整体废物的弃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