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通知程式可以是科技防疫的第一步
有报章报道,政府向政府部分资讯科技供应商及大学机构发出招标文件,寻找承办商研发应用程式和支援服务,识别新冠病毒确诊者的社区紧密接触者,计划于本月内推出。若然每人能够交出一点生活讯息,令周遭社群提高警觉,保障整个香港的公共健康,未尝不是好事。为了鼓励市民使用,政府以及程式开发商要加强保证讯息包括只能用于通知疑似患者接触者,收集最少量资讯等。
新西兰例子宜参考
在疫苗普及之前,抵抗新冠病毒传播的最佳方法,是及早检测、隔离和诊治。报章引述消息,该招标要求承办商开发一套“曝光通知”(exposure notification)系统及应用程式,率先鼓励的士、医院、老人院、政府机构及办事处等场所安装,并设立“场所二维码”。市民自愿下载程式,并在进入场所前扫描二维码。手机会自行记录场所地点,当用家确诊时,便可从程式检视地点,通报卫生署后,由政府透过系统发送给曾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的用家,呼吁用家检测,阻止病毒蔓延社区。
报道没有详细交代程式运作,但若参考新西兰的例子,其应用程序由国民自愿下载和使用,绝大部分控制提供个人资料的权在用家手上,在电话储存的资料会在31日后删除。
相比起全球定位和蓝牙追踪,场地二维码记录的讯息量较少,这会削弱追踪功能,但较难取得用家完整行踪。私隐忧虑一直困扰外地,即使外地疫情较香港严重,程式下载量持续低于政府预期。香港社会高度政治化,不少市民因为对病毒检测抱有戒心,相信更加警惕安装手机程式。若应在设计及技术上予社会更大信心,有助提高使用率。
解说清楚尤其重要
使用率愈高,防疫效果愈明显。新西兰在过去几个月疫情受控,程式的使用量一直偏低。截至8月10日,只有逾64.64万个登记用户,占该国500万人口的一成多。随后几天重现本地个案,程式才火热起来。在8月14日,用户增至117万,一天的扫描量增至近70万次。可惜,该宗确诊个案的感染来源未明,之前的低下载量或许不利追踪感染源头。因此,当香港版本开通时,政府须在感染人数低时把握时机推广,当疫情大爆发时才力推就失去追踪先机。
对于香港拟制的版本,政府和承办商要留意程式多少步骤是征得确诊者同意才进行,会否提供私隐影响评估,会否鼓励软件开发商开源程式码以让同业评估得知程式的保安程度,会否制定程式中止使用的条件,及储下的资料会如何处理。
疫症来袭,各地实行严格的社交距离回应,但这方法难以长用。要社会经济活动与传染病共存,恒常的健康记录和检测,成为世界新常态。要市民愿意放下私隐围墙,政府和科技商既要开诚布公,也要在政策说明上做得更好,以免被政治化的民情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