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被既得利益者把持得太久了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的大爆炸已过一周,即使总理迪亚卜(Hassan Diab)为回应民众改革的诉求,带领政府集体总辞,亦未能阻止民众的怒火愈演愈烈。总辞只可说是为其疏忽和无能问责的直接反应,“换汤不换药”的政局更难以拆解该国累积已久的宗派政治,以及其衍生的贪腐。
贝鲁特港大爆炸后,民众因不满当局的疏忽连日上街抗议,将去年9月开始的反政府示威推上另一波高潮。虽然该国的司法部长和资讯及环境部长已先后呈辞,但示威浪潮仍未见缓和,迫得上任仅有半年多的总理迪亚卜须在周一(11日)发表全国电视演说,向国民宣布集体总辞的决定,并借此批评政治阶层的腐败才是导致这场灾难的元凶。
值得留意的是,迪亚卜在宣布总辞的时候,多次以“他们”来指称国家问题的元凶,包括“他们”阻碍了改革,“他们”掌控了政府等。这名学者出身、原本可谓政治素人的“短命总理”更明言:“我曾说贪腐制度植根国家每个角落,但现在我发现贪腐体系比起这个国家还要庞大。”
政客把持三十载
虽然迪亚卜没有指名道姓,但社会矛头很快指向了政治精英。以将要任命新总理的总统奥恩(Michel Aoun)为例,其1988年已曾出任黎巴嫩总统,后曾流亡于法国,2005年回国后一直活跃于政坛。今年82岁的国会议长贝里(Nabih Berri)更是自1992年起控制国会。无怪乎贝鲁特美国大学的社会学者Rima Majed以“Mafia”(黑手党)形容这班政客,狠批“他们每一个都把持了位置达30年”。
这次迪亚卜虽然带领内阁总辞,但奥恩、贝里及其庞大的派系犹在。再者,观乎黎巴嫩政府过去总辞的经验,即使能借此疏导民怨,换来一时平静,亦不见得能处理政治制度的缺失。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2005年遇刺后,黎巴嫩国内爆发一场以驱逐叙利亚军队及其政治干预为目标的反政府示威,使时任总理卡拉米(Omar Karami)因抵受不住民众的压力,需要呈辞并解散亲叙利亚政府。但即使雪杉革命最终使叙利亚结束其长达30年的军事占领,黎巴嫩人的生活质素随后亦不见得有太大分别。
异化了的政治制度
纵然雪杉革命和当下的反政府示威有着不同诉求,但当局两次的反应,同样没有视政治宗派主义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现时黎巴嫩官方承认的宗教派系多达18个,其中四个为穆斯林团体、12个为基督教团体,其余则为德鲁兹派和犹太教派,而黎巴嫩的政经制度,原则上是按人口的宗教来分配权力,情况一如该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总统、议会议长和总理三个要职,须分别由基督教徒、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把持。虽然这个制度原意是欲确保政治权力平均分配、互相制衡,但实际上却发展出宗派主义,并使各派别的领导人都借着建立自己的裙带网络,作为分配公共资源的手段,以维持自己的势力范围。
须强调是的,黎巴嫩示威者的声讨对象,目前已不只是亲伊朗的真主党,而是对不分宗派的政治人物。据2月的民调显示,受访者中有85%人不信任他们的政客,且形容其诚信和道德水平为“低”和“非常低”。这可见其政治制度根本无法取信于民,即使重新大选亦不见得能瓦解根深蒂固的裙带利益关系,反而只是换掉该问责的官员。
黎巴嫩人口成份复杂,各宗派不乏支持者,尤其小党需要制度上的保护以让其发声,但目前《塔伊夫协定》(Taif Agreement)明显已被异化成既得利益者的保护罩。在未来的政治改革中,当局除了需要小心处理内战后非常脆弱的种族和平,更要从制度设计上打破昔日以宗派区分政经利益,并将宗教派系的差异,重新建构在统一的“黎巴嫩人”身份认同里。这才能有机会打破自动运转的制度机器,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