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再也容不下蔡耀昌与陈庄勤?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民主党创党成员、律师陈庄勤近日透露,由于去年7月指摘民主派政党“以谎言包庇暴力”,抨击示威者进入立法会破坏,被“逼”于去年9月退出民主党。再加上早前民主党内63名区议员及社区主任与反对食肆不招待内地人的蔡耀昌“割袍断义”,要求其辞去民主党中委会职务等事件,也令人忧虑新生代领导层会将民主党带领到何处。

随着一个政党的发展,党内出现派系和路线分歧,有人选择退党,也属自然。民主党自1994年创党以来,不少重要成员曾先后退党。比如2002年陶君行、梁永权等少壮派退党转投“前线”,民主党创党副主席张炳良建“新力量网络”并于2004年正式退党。近来老臣子蔡耀昌、陈庄勤分别被迫辞去党内职务及选择退党,似乎也意味民主党正经历又一次重要的转变。

民主党蔡耀昌早前就食肆不招待内地人,促请平机会调查及倡政府就“种族歧视”修例,惹社会及民主党内很多不满声音,最终退出民主党中委会,但保留党席。(资料图片/梁焕敏摄)

光谱是阔、是窄?

民主党是香港民主派系第一大政党,创党之时由“港同盟”(代表人物司徒华、李柱铭等)及“汇点”(代表人物张炳良、冯炜光等)合并而成。其后,随着不少前学生组织干事的加入,民主党基本融合了较右、中间及较左倾的三股路线。也就是说,民主党的创建及早期发展奠定了它政治光谱较为广阔的基础,甚至以整合本地民主派为目标。

然而,蔡耀昌近日因为捍卫新移民和内地游客而要辞去党内职务,陈庄勤更明言民主党变成了敌视中国、“向港独倾斜的政治力量”,似乎均反映在新一代领导层之下,民主党一些“不合潮流”的老一辈遭受“排挤”。民主党本着“走在民主最前线”,扛起推动香港民主进程大旗,它能否允许内部有方式、路线上不同的意见表达?

其实,任何政党若想成为较多选民的政治代表,它必然要接受较为阔的政治光谱。而要包容不同光谱的声音,正如研究民主政制的宋玉波所言,着重政策及资源调动的“第三条道路”,或许较能走出意识形态之争。党派内在路线和争取的方式若讲求同质化,会否造成重意识形态、甚至走向极端化,实在需要警惕。

带领社会或被民意牵着走?

当然,我们不可忽略政党和社会环境、选民之间的互动影响。政党的变化其实反映社会民意的变化。当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愈紧张,民主派政党也自然会显得更抗拒中国及内地人。在香港,甚至不只是区议会变成了一场政治公投,连做生意不少时候立场都要“旗帜鲜明”,党派为了争取选民支持而光谱改变,或许也是意料中事。但所有从政者都应抚心自问从政初心,他们是甘于追逐一时民意,抑或坚守原则和立场,以耐性争取选民支持,甚至改变社会风气?

民主党作为目前香港区议会中的第一大政党,立法会中的第二大政党,其遭旧党友质疑光谱变窄,其实远不只是一党之事。各党派以至所有市民也应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政党政治,需要怎样的代议士为我们效劳,以至我们的社会气氛是否有利健康而良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