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发起青年研究 比林郑对话会更赢掌声?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周二(9月17日)提出下周起与民对话,并增设“对话办公室”统筹有关工作,惟其作用备受质疑,连与区议员的对话会亦被部分人杯葛。相反,曾高调拒绝协助林郑筹建平台的学者沈旭晖发起研究计划,研究年轻人及示威者的诉求,及对香港未来的期许,获得多达十名跨光谱学者参与。
学者的研究未必能付诸实践,甚或流于书生论政,但似乎仍较官方对话会吸引,此情况值得政府警惕。林郑必须认清“对话”的局限,认真寻找方法把握年青一代的思绪、脉搏,填补对话平台的缺失。她若视落区对话如“政治骚”,只会落得自说自话收场,使香港社会继续磋跎岁月。

对话平台 v.s. 学者研究

林郑八月初提出构建对话平台后,周二首度公布三种对话平台的形式,包括由市民自由报名、随机抽签不同年龄阶层市民及约见不同界别人士,而第一种形式的社区对话即将于下周展开;第二种为随机抽样对话,要稍后安排;第三种为每次约20人的深度对话。

林郑指出,对话平台有三大原则,包括对象需广泛、不分阶层及立场;其次是过程尽量公开透明,供传媒采访;第三为议题开放,希望做到百花齐放。

林郑将于下周举行首场社区对话。(卢翊铭摄)

诚如林郑所言,对话总比对抗好,但前题是对话必须有公信力,即当局愿意聆听意见,合理之建言应获政府接纳。然而,当前社会共识为从速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政府仍然多次拒绝为之,自然令社会质疑其所谓聆听民意的诚意。即使政府认为对话功用不仅于面对当前困境,更是为集众人之力解决政治、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但当政府公信力尽失时,仍然相信意见会获政府重视、愿意参与对话的年轻人,其实有多少?

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早前获邀与林郑见面,协助筹组对话平台,但他自言有感对话平台流于形式主义、政府不愿正视冲突根本原因,而推辞参与。近日,他宣布将推动名为“Stakeholders in 2047”的未来研究计划,主力研究青年及示威者的见解,特别是他们参与社运的经历、感想及诉求,与及对未来香港前景的想法。计划将由10位不同政治光谱的学者作统筹,以确保研究的代表性,并将招募100位曾在大学工作的学者,访问与他们有互信的年轻人,并会由学者按其专业作出分析、回应,最后集合撰成研究报告,送呈政府有关当局。

沈旭晖表示,假如政府能够即时答应“五大诉求”,根本毋须沟通平台,所以平台不能解决相关问题。(资料图片)

公信力始为关键

学者高调另起炉灶,有三点值得政府反思。第一,计划集中以年轻人为研究对象,并开宗明义肯定他们意见的重要性,认同青年为至关重要的持份者,已与政府空泛的对话平台截然不同。他们更明言,要让年轻人毋须担心研究意图,故可以在无压力下“清心直说”,有助更全面理解年轻人的想法、愿景。

政府大可辩道年轻人并未社会的全部,对话平台的本质乃是集合跨界别、阶层的市民之力,为香港未来寻求出路。问题是,年轻一代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对话平台根本无法与青年进行对话。是次风波反映出,许多青年对这座城市的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当缺少这班重要持份者的意见,试问政府又如何找出各种结构性问题?

沈旭晖辞任信报国际主笔。(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第二,负责统筹未来研究计划的学者背景多元,包括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向来被视为亲建制的法律学者陈弘毅。这不但折射出学者自发的研究,有可能比起林郑政府更具号召力,这批学者亦具有公信力,可望更能准确反映年轻一代的声音。就此,林郑应反思其对话平台为何未展开已经公信力成疑,其结果能否反映社会实况?

第三,学者不进政府襄助而自发独立研究,其成果会否获政府重视、转化成政策,实属疑问。既然民间已为政府代劳收集年轻一代的想法、意见,港府应该认真看待,参考有关研究结果,一改以往偏听之形象。更重要的是,政府无必要被动地等待有关研究结果,而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具公信力的独立研究调查。《香港01》一直倡议,政府除了须从速设立调查冲突的独立委员会,亦须同步成立深层次改革委员会,全面及彻底地检讨管治问题和社会结构矛盾,既可延揽学者、资深议员等参与,亦可委托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各类的质性及量化研究,真正为本港未来谋求可靠、具共识的出路。

如港府选择对真正的问题视之不理,其对话会只偏听合其所好的意见,便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令香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