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科没有“毒” 学生明辨思考值得肯定
内地中央电视台周日(8月25日)有节目主播批评香港教育有“毒”,直指通识科“毒”教材由“占中分子”编写,是煽动抗争、污名化一国两制,指明要“排毒消毒”,甚至“刮骨疗毒”。片段将六月至今的风波归因于通识科的“浇灌”,短片一出直登微博热搜,通识科“教坏学生”的论调再次甚嚣尘上。
此等论调实无疑是妖魔化通识教育科,将“反修例运动”简单归因于中学文凭试的一科通识科,实不可取。
首先,教材有“毒”与否,应该由具充分教学经验的教师决定,而非社会舆论胡乱就个别内容作出批判。在校本政策之下,本港学校能自主选择教材,教师每学年年尾均会开会选择来年用书,好让学校因应学生能力作出调整。
通识科老师陈志兴接受央视访问时,呼吁教育局取回通识教材的审批权,但此建议既不信任任教老师的判断,亦难以实行。除了课本,通识科资料亦取材自近期新闻,教育局无时无刻逐页逐句审批。故此,比起教育局介入审查,相信教师专业,让在校老师做好把关工作,避免选择质素低下的通识教材,才是更有效办法。
其次,指通识科“浇灌”学生既定立场,实在与事实不符。通识科本意希望学生懂得分析资料,以理服人,并非要学生盲信某套既定价值。一般的通识课堂以至考试答题,资料均会为不同立场提供理据,并不存在偏颇。课堂所选用报章、数据、影片,都经过通识科老师开会决定选用,以资料的公信力、可靠性作为选用标准,社会应该相信教师专业判断。是其是、非其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教师的个人立场,并不影响学生阅读不同角度资料后的结论。正如通识科教师陈曦彤曾指出,教师即使有个人见解,只要“分享时是建基事实,而不是用压下去的方法向学生灌输”,其实没有问题。
而要通识科“消毒排毒”、“刮骨疗毒”的言论,想法更是危险。通识科务求使学生认识社会事实,如因政治风波而要学生放弃事实,可谓因噎废食,后果严重。教育界绝对不能接受莘莘学子无视真相,正因政治风波不断,学生更需要明辨是非。本港居民一直有权参与选举、投票,拥有集会、结社、言论自由,如果“刮骨疗毒”是要排除中学课程的政治元素,做法不符现实。
分析事实、以理服人,乃学生终生所需。通识科的去留,并不能与反修例的风波挂勾。教育局多年主张学生要有批判思考,正是要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分析判别,评论好坏”。中学生能对当前政治事件有所意见、有所批判,此乃社会未来之福,远不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