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传粉岭高球场唔起楼 房屋问题仲要拖到几时?
去年12月底,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向行政长官提交最终报告,就面积170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场,小组提出政府可优先发展当中的32公顷。
就在公众热议高球场去留的时候,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去年8月的一个“离地”建议,据说可能会为当局采纳。若真如此,那么政府就是与民意为敌。
陈智思去年接受报章采访时说,政府应收回32公顷土地,用作公众球场、或者改建为公园等,他又批评在高球场建屋的想法“十分愚蠢”。
最近有一则消息在政圈流传──政府可能采纳上述建议,并倾向让高球会保留余下140公顷土地,但就要增加让公众使用的时间,以及在日后续租时,向政府支付市值租金(现时承租价是港币1,000元)。倘若“陈智思方案”获得接纳,高球场就可避过遭清拆的命运,在该处建屋也就无从谈起。
矛盾重重的“陈智思方案”
目前承租高球场的“香港哥尔夫球会”曾经声称,球场不是富豪乐园,而是致力向公众开放的。陈智思方案矛盾之处在于,既然高球场本身已容许公众使用,那么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拨部份用地作公众球场?是否暗示原本不是给公众使用?
如果参考《香港01》去年4月的侦查报道,上述质疑并非无的放矢:一方面,高球场只在周一至周五向公众开放,与普罗大众上班时间重叠;另一方面,按照两名记者当时实地考察,入场费、借用高球杆费用、雇用球僮等费用高达大约港币6,000元,相当于台湾数天旅游团的收费。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费用如此高昂的高球场是给公众使用的。
房屋问题迫切 政府不应蹉跎
那么,假如增加公众开放时间、调低收费,高球场就有保留的迫切需要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香港的住屋问题已去到水深火热、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少数高球爱好者即使无法“打波”、或者转去其他高球场“打波”,他们的生活品质不见得就会大幅削弱;而他们的娱乐需要,也远远比不上弱势群体的基本住屋需要。
目前,除了大多数市民同意收回球场,在很多议题上立场不一的政客,也罕见地展现“跨党派”共识: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批评,若政府采纳不建屋建议,实在愚不可及,肯定触发民意反弹;工联会议员麦美娟亦强调,政府应考虑重置高球场,在现有球场土地改建公屋。
值得一提的是,粉岭高球场的私人游乐场用地契约,将在今年8月底届满,拥有这幅土地的政府,完全可以依法收回,并且开展全面规划。
必须重申,政府存在的宗旨,在于考虑社会整体利益,为大多数人民谋福祉,在香港的情境下,自然是照顾大部份普罗市民,特别是那些正在轮候公屋的低下阶层。收回高球场会肯定会遇到一些人阻挠,但该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做,不应蹉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