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策法》本乃政治工具 问题是有多大影响?
上周三(14日),美国国会属下的美中经济及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发表年度报告,当中一节提到香港的言论自由和法治受到内地干预,“一国两制”面临威胁,报告遂建议检讨应否继续依《美国—香港政策法》(下简称《政策法》)视香港为独立关税区。港府及建制人士纷指斥美国报告失实;另外又有人指香港应亡羊补牢,令美国相信“一国两制”行之有效。
尽管如此,坊间讨论却鲜少触及独立关税区和《政策法》的本质。毫无疑问,《政策法》所牵涉的是政治问题,法令本身也是中美间的博弈筹码,在中美贸易战正酣之际,被放上讨论日程可谓毫不意外。社会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到底独立关税区以至于《政策法》对香港有何具体意义。
《政策法》在1992年得美国国会通过,为美国与回归后的香港提供一个“关系框架”。法令中有明文指出,法令是否有效取决于《中英联合声明》能否行之有效,而其目的则是确保美国在香港的利益。由此可见,法令本身就是美国保障自己的政治的工具。
美国—香港政策法重点:
*美国乐于见到香港执行一国两制、享高度自治、落实《中英联合声明》
*美国继续加深与香港在经贸、文化各方面的关系
*美国承认香港护照,回归不影响香港居民申请美国签证或移居美国
*香港被视为独立关税区
*香港可享有非歧视待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中国也享有美国永久最惠国待遇)
*美国继续香港提供受“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Com)规管的敏感科技
*香港居民在美国的财产不受影响
*美国政府须向国会定期交报告检讨香港情况(现为年度报告)
除了文首提及的国会报告,美国政府每年又会向国会提交另一份报告,探讨《政策法》的“前设”(即《中英联合声明》得到落实)是否尚有效。而早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前,已有年度报告指斥内地干预香港自治,可见这次的立论不独是因为贸易战。故此,独立关税区以至于《政策法》的存废,绝不单纯是贸易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政治问题。立法会以至社会讨论《政策法》时,必须认清这点。
既然香港无可避免地会被卷入中美角力,社会便应该认真思考这份报告对香港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即使美国撤销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向香港货品收取对等于中国的关税,对香港的直接影响也可谓微乎其微。要知道,关税针对货物的原产地,香港转口到美国的货品,本身已要根据其原产地而被征税,撤销香港独立关税区所影响的,只有为数不多、原产自香港的产品。按统计处数据,2017年香港总出口货品价值达38,758亿港元,当中只有434亿为香港产品,只占整体约1%。
除了关税之外,报告中亦提及检讨是否限制向港输出某些军民两用科技,引起不少担忧。诚然,没有这些科技,对香港发展可能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不过,即使美国将香港“并入”中国内地,规管对港输出这些科技,也无法强行要求其他国家采取同样政策,香港仍可向其他拥有相关科技的国家购买。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局长苏锦梁接受《香港01》专访时便指出,香港可向欧盟购买这些高科技作替代。
《政策法》立法时,允许美国向香港提供受“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Com)所管制的军民两用科技。CoCom在1996年后被《瓦圣纳协定》(Wassenaar Arrangement)取代。中国并非《瓦圣纳协定》成员,成员国要向中国提供有关科技,必须先得到所有成员国同意。
《韩非子》中有一故事:齐王问画家什么最难画,画家指出鬼魅最易,因为它无形态,不出现于人前。指出撤销香港独立关税区会影响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固然简单,但假若我们要认真讨论其对香港的影响,便不能只作这类空泛陈述,盲目将其渲染成可怕之事。例如,是否真有一些高科技技术或产品,难以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寻找替代?暂时仍未见有人举出具体的例子。只有看清问题,才能作出言之有物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