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拆局】与新闻自由无关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加拿大,在与加拿大外长会面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怒斥质疑中国人权状况的加拿大记者,指她的提问充满对中国的偏见和傲慢。
事件引起广泛讨论。一如所料,西方媒体几乎众口一词批评王毅没有政治家量度,更不尊重新闻自由。当事人加拿大政府向中方正式表达不满,总理特鲁多更借此机会给中国讲新闻课,说新闻自由极为重要,鼓励记者继续履行职责,提出尖锐问题。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右)与中国外长王毅本月初于渥太华会晤。(路透社)

新闻自由重要,早已不辩自明,毋须争论。但若说新闻自由应该用来散播无知,包庇任性和强化偏见,媒体的主导者相信不会苟同。西方传媒认为王毅事件只是一宗侵犯或不尊重新闻自由的事件,目光未免狭窄,态度也嫌偏颇。在事件背后,我们看见一个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部长,在国际社会争取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话语权相称的尊重。同时,我们也发现西方对中国的无知和偏见仍然普遍,并没有因为中国改革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日趋活跃而有所改善。

王毅斥责记者不了解中国,说她没有发言权,因为最了解中国人权状况的不是她,而是中国人。这样说不合逻辑,中国的人权状况也确实大有改善的空间,而身为外交家,王毅或许应以更得体与平和的方法回应;但真正令王毅按捺不住的,也许是记者提问的傲慢方式令他感觉到对中国的不敬和轻蔑;以及西方媒体认为自己拥有敲打中国的权威性,甚至乐此不疲。

针对中国问题 轻视改革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那名加拿大记者的提问对象并非王毅,而是与他一起举行记者会的加拿大外长狄安。换句话说,记者是当着来访的宾客面前,质问主人家为何要与人权纪录不佳的客人发展更密切的关系。项庄舞剑,志在沛公。记者提问的对象是自己国家的外长,但要指摘的分明是站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的王毅。

在西方媒体的眼中,这名记者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事情,甚至认为她极具勇气。新闻自由是西方社会的骄傲,他们认为这种自由已经反映了新闻的专业操守和客观持平的核心价值。可是,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只懂得用负面批评和高傲的态度针对中国,聚焦大大小小的问题而非改革的成果,不断丑化中国。

王毅(左)在本月初的记者会上,质疑加拿大记者康诺利(右)批评提问“不负责任”。(影片截图)

抨击中国成常态 西方政客媒体的“本能”

几年前上一届美国总统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调侃说,不管这些候选人属于什么政党或有何政治信念,他们对在总统大选年必定肆虐于美国的一种流行病皆无免疫力。这流行病叫“敲打中国综合症”。今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民主共和两党的候选人义正辞严、捶胸顿足地抨击中国的人权纪录、指摘中国实行保护主义和扩张主义,这种为选举而作秀的装腔作势早已见怪不怪。西方媒体是否同样犯了这种毛病,或许他们应该反思。

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偏见并非始自最近。由所谓“黄祸”到小说家笔下的“傅满洲”,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敲打中国已成西方政客、媒体、文化精英的本能反应和反射作用,几乎是一种一触即发的下意识动作。

王毅(左)在记者会上强硬回应记者,加拿大外长迪翁(右)事后没有介入,被当地民众质疑。(影片截图)

这当然跟中国的崛起有关。表面上,这些人不满中国的“新发财”嘴脸,但骨子里,是一些人根本不愿意也不习惯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因为中国的崛起会颠覆现有的世界秩序,挑战过去几百年欧美价值和文明对世界的主导和统治地位和讽刺长期潜意识地推进“白人优先”的那种肤浅文化。这里或许涉及种族歧视,但更可能是对既得利益格局发动冲击的自然反应,以至国际政治及军事的均势,令既得利益岌岌可危。再说,西方社会充斥对中国人的文明成见、刻板印象和机械解读,由来已久。有时他们把自己的东西摔破了,却不分青红皂白地要中国赔偿。美国的政客把美国人的失业问题都算到中国的头上来,就是一例。

最根深柢固的偏见往往来自意识形态。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跟政府的管治阶层一样,大都是自由主义者,是西方过去几百年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自由主义者追求及拥护个人的独立和思想自由,主张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及开放而平等的选举制度,使公民有合法的权利参与政治。从这个角度看,自由主义者与强调有形之手的中共政权誓不两立。

强迫他人接受 自由主义变专制

追求自由绝不是问题,而且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但若将它变成一种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甚至因而蒙蔽理智和模糊判断,逼迫他人全盘接受,那不就是另一种专制吗?对中共政权发自内心的鄙夷、不信任甚至仇恨成为西方媒体和自由主义者的盲点,令他们无法全面准确地传递中国的现况和信息,更遑论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

永兴岛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天然岛屿,现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网上图片)

以南海争议为例,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美国在南海是要确保航行自由及通行的权利。此说之荒谬,在于美国不愿意成为海洋公约法的签署国,也不承认别国声称拥有的主权,将航行自由解读成军事巡航、耀武扬威的自由更是欲盖弥彰,彻底暴露美国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在亚洲的战略利益和军事存在。在不受任何法律约束下,美国认为自己可以任意对他国行使军事威慑的“自由”,甚至实施所谓“抵近侦察”。这不是赤裸裸的新帝国主义吗?为何在西方媒体的眼中,中国反而成为挑衅者和麻烦制造者?王毅在多个不同场合对中国在南海问题的立场都有充分解说,包括兴建防卫设施的正当性,以及国际法不接受强制仲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为何对这些西方媒体来说好像都不是值得报道的观点?

或许这就是自以为永远站在道德高地、自我感觉良好的自由主义媒体的任性与偏见。任性与偏见解决不了问题,这一点谁都应该非常清楚。当王毅以同样的“任性”来反击媒体的偏见时,或许大家应该反思一下,谁人真的有资格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他人。倘若西方的自由主义者能够放下他们的任性与偏见重新认识中国,那么不止是太平洋,更宽广的世界也可以是包容合作的新平台。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