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港孩】自理能力降低 是“父之过”还是“师之惰”?
自2009年起,社会开始讨论有关“港孩”现象,不少传媒和专栏作家以“三低”(自理能力低、情绪智商低和抗逆力低)、“六不得”(饿不得、饱不得、热不得、冻不得、累不得、辛苦不得)描述港孩。新学期将至,有学校和社工发现“港孩”现象年长化,已蔓延至中学。提升小孩的自理能力无疑是父母的责任,学校教育只属辅助角色,但长远而言,要杜绝这个现象,就须靠家教合作。
早年所讨论的“港孩”是指适龄小学生自理能力低,但事隔近十年,情况未有明显改善。临床心理学家朱嘉丽称,近年有中学生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帮助,如不懂绑鞋带、要求父母收拾书包和核对功课等等,她又形容情况相当常见;也有社工指出,有个案是大学生面试时仍要家人陪同、长大成人仍要家人为他们洗澡。虽然上例只是较极端的例子,但不难发现,现时小孩的自理能力普遍降低,“港孩”现象依然存在,甚或有“年长化”的迹象。
“去港孩化”靠家庭教育
事实上,“港孩”现象充斥华人社会,普遍存在于经济发达的亚洲国家,例如中国、台湾、新加坡,不少小孩被称为“小王子”、“小公主”,足见家长对小孩的宠爱。随着社会渐趋富裕,华人社会的生出率下降,很多家庭都只会生一、两个小孩(中国更因一孩政策而创造了“独生一代”),自然地把所有资源投放在他们身上,甚或为他们包办一切日常生活所需,令他们的自理能力降低,不能独立完成事情。
故此,近年内地出现了很多“吃苦”体验营,例如徒步日行五十里、军事化训练,希望借此训练小孩吃苦耐劳。不过,这些体验营均属短期“措施”,未必到训练小孩负责任,最后还须靠家庭教育。因为小孩自理能力降低某程度是由“直升机家长”所致,他们应付上最大责任教导小孩、培养他们的自治能力。“去港孩化”的关键在于父母的心态,透过日常生活的大小事,训练小孩独立、自主;长久而行,相信成效显著。
家校合作提升自理能力
家和学校是小孩成长的主要环境,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应以家庭教育为主,辅以学校教育,家校合作不可或缺。在华人教育传统下,学校与家庭有明确的分工,彼此是兩个互不相干的領域,但涉及到小孩的成长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难以划分界线,学校也有责任训练学生独立自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于 1996 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learning to be”(即学习独立自主,具判断力,富责任感)。
以日本的幼儿教育为例,日本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小孩的自理能力。小孩要轮流当值日生,不仅负责擦黑板,还须打扫课室、分饭菜予全班同学、收拾碗筷等等,可以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之余,更培养到他们的责任感。
如果把相同的做法搬到香港,可行吗?在香港,要做到家教合作提升孩子自理能力并不易,因近年出现不少“怪兽家长”,事事为小孩出头,事事向学校、教师投诉。“怪兽家长”心态源于“舍不得”,舍不得孩子跌倒、失败、“执输”、吃苦,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2016年发出问卷调查,发现开学不足三个月,已有四成受访教师表示曾遭家长投诉,部分投诉不合理,包括学生被同学欺凌。而老师和校长往往也只选择“屈服”,不敢得罪家长。不少家长如此“疼爱”小孩,又会忍心他们天天上学“受苦”吗?但是,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属合作伙伴,关系对等,老师更不是为家长去服务小孩,要提升学生自理能力,学校不应迎合家长无理的投诉,须坚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