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自资课程良莠不齐 政府须助提升院校认受性
本周三(7月11日),中学文凭试(DSE)放榜,考生们喜悦者有之,忧愁者有之。特首林郑呼吁考生要以平常心面对放榜,不要因为一次成绩未如理想而沮丧。打气归打气,同学及家长拿到成绩之后依然要为自己的前路做好规划。考评局早前公布有59,039名学生报考今年DSE,人数是历年来最低。然而,政府资助学士学位仍维持在1.5万人,部分未能入读八大院校而有意继续升学的学生转而投向自资院校。
市面上似乎有不少自资课程的选择,但自资院校的办学质素经常被指良莠不齐;有的自资院校长年收生不足,造成学校财政危机,有“灭校”的风险。在香港,就读自资院校课程的认受性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认受性低造成自资院校未能够吸纳足够学生入读,收生不足又使得自资院校无法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质素。本港中学毕业生对专上教育的需求殷切,私立院校能够补足公帑资助院校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灵活、多元及同等质素的选择。但如果政府不能监督私立院校的办学质素,任其毫无节制的膨胀,私立院校便无法改善自身的低认受性,如是,私立院校将进一步陷入“认受性低-收生不足-办学质素低劣”的恶性循环。
要改变私立院校的恶性循环,政府首先须厘清本港对私立院校的定位及发展前景。众所周知,学生抢着入读公立大学不单是因为公立大学有公帑资助,更重要的是由教资会拨付公帑资助的大学在社会上的认受性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有保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私立院校,如果私立院校能够保证办学质素,为社会输出优质毕业生,继而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私立院校相信亦会成为炙手可热的选择。
当前,当局肯定自资专上院校的角色及贡献,却似乎无意帮助私立院校更进一步。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早前公布咨询文件,提及自资专上院校的角色,认为自资院校与公帑资助大学应发挥互补作用,以灵活提供选择,同时为整体高等教育体系增加多元性。专责小组认识到私立院校能够补足学生对专上教育的殷切需求,不过,私立院校灵活提供选择的前提应是保证办学质素。否则,求量而不求质,受害的将不止是学生,而是学校自身,更会影响私立院校的整体形象,令本港的私立大学发展裹足不前。
特首林郑上任之初落实政纲承诺,提出自资学券计划,似乎有意鼓励学生入读私立专上院校。自资学券计划为文凭试考获“3322”入大学最低要求的本地学生,以及经副学士衔接自资学士课程的学生提供每年三万元资助。然而,该计划的资助范围却不包括修读副学士、其他高级文凭课程及由八间资助大学及其附属学院开办的自资学士学位。有学者认为计划似乎有意帮助某些陷入财困的私立院校,但资助绝不足以令它们起死回生,充其量只能短时间内为它们“吊盐水”。
本港适龄学生人数持续减少,今年DSE的报考人数甚至跌破6万,自资院校提供的自资课程亦一早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2017/18学年,多间自资院校实际收生人数比预计收生少一大截,例如能仁专上学院原预计收生80人,但最终只收生6人;而宏恩基督教学院亦只取录21名大一新生。
政府为学生提供资助固然是好事,但学生因担心学历不被认可而抗拒就读自资课程亦是事实。本港其实亦有声誉及往绩相对较好的私立院校,例如树仁大学、恒生管理学院。这些学校的收生人数都比较稳定、规模亦较大,原因在于这些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具质素的课程及培训,并已逐步建立良好的品牌及形象。
事实上,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的咨询文件亦提到自资课程良莠不齐的情况,并建议当局为自资院校建立统一规管架构,制定评审准则,让有实力的院校发展成私立大学,而那些发展较预期差的营办机构则考虑取消注册。被问到以什么准则评审学校的资质,专责小组主席张炳良回应说,当局可以院校收生人数、师资等作为评审标准。有自资院校人士即时对相关建议提出异议,认为不应以收生人数衡量院校质素。收生人数确实不能说明一切,但如前所述,收生人数不足亦都反映了部分问题。自资课程的规管及改革需要提上议程,这虽然会触动既得利益反弹,但为了就读自资课程学生的权益受到保障,为了本港私立院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当局确有必要对自资院校加强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