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难分流公院压力 改革必须更全面
立法会秘书处昨日(3日)发表了一份关于“香港的个人医疗保险”的研究简报,整合了现有关于个人医疗保险的数据。简报除了分析市面上的个人医保对分流病人至私人医疗系统的作用有限,亦指出政府即将推出的“自愿医保”计划欠缺吸引力,质疑是否能完成三年内达到150万人参加的目标。诚然,将较有经济能力的病人分流至私人医疗,乃减轻超负荷的公营医疗系统的好方法;但政府所推出的“自愿医保”,连立法会秘书处的研究组也质疑其成效。要改善现时医疗系统问题,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改革。
社会对医疗需求日高,但公共医疗资源远远未能追上新增需求。在2003/04年至2013/14年十年间,公共医疗开支虽已由约399亿元增加51.9%至约606亿,但总体医疗开支却由约691亿增至约124亿,增幅达79.5%。平情而论,不断增加公共医疗开支,以满足所有市民的需求,将会对公共财政造成庞大负担。2017/18年度的公共医疗开支达619亿,已占公共开支的17%。参考外地医疗制度的变化,也会发现各地政府明白,无法完全依赖公共财政补贴社会整体医疗开支。
将部分较有能力的病人转到私人医疗系统,无疑是其中一种减轻公营医疗负担的方法。事实上,近年较有能力的市民,亦开始购买个人医疗保险。从2006年至2016年间,有个人医保的人口由135万增至240万(77.8%),覆盖率由20%增至34%。而2016年更有325万份个人保单,显示有不少人购买不止一份医保。
政府今年推出“自愿医保”计划,意念上的确是配合了近年医疗发展的趋势,食卫局寄望其可“长远减轻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不过现时医疗保险制度是否真的能有效减轻公共医疗压力却有很大疑问。从2003/04年至2013/14年间,私人实付金额占整体医疗开支的比重更由29.5%升至35.1%。而个人医疗保险虽然发展快速,但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其至2013/14年亦只占整体医疗开支的7.3%。
立法会秘书处个人医疗保险简报图解:
除此之外,近年私营医疗提供的服务比重也没有提高。私人医疗占住院服务由2006年的20%下降至2016年的18%,而门诊服务亦由71%下降至68%。可见纵使医疗保险愈来愈普及,但其将病人由公营医疗分流至私人医疗的效果却成疑。
既然医疗保险本身对分流病人至私人医疗的成效不彰,再在此时推出自愿医保是否能有具体成效的确令人担忧。而且自愿医保放弃了“高风险池”,而且保费亦不低,(有消息人士指,平均保费可达每月4,800元,连立法会研究简报亦称“预计保费较高”),连立法会秘书处的研究简报亦写道:
若要达致在3年内吸引150万人参与自愿医保的政策目标,甚具挑战性。
现时医疗保险对受保者很多限制、私人医疗收费不透明致使医保费用偏高,都是致使公私营医疗资源未能有效互相沟通的原因之一。政府一直未对私人医疗(及保险)市场进行严谨重整和规管,某程度上正是造成公众依靠公共医疗的原因。要进一步将有能力的病人从公共医疗分流至私人医疗,政府必须要有更深层次的改革。
延伸阅读:自愿医保不应是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