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医疗券遭滥用 失推广基层医疗原意 政府亟需检讨
随着长者医疗券愈趋普及,相关投诉随之上升。食物及卫生局今天(3月21日)透露,去年有72宗相关投诉,比2014年增加5.5倍,当中涉及怀疑诈骗和不当申报医疗券。政府必须打击违规商户,令长者安心,同时要反思医疗券为何偏离原意,未能发挥预防护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之效。
坏份子怂勇长者违规 医疗券沦提款机
食物及卫生局回复立法会议员周浩鼎的书面质询,透露在2017年接获72宗有关长者医疗券计划的投诉个案,比2014年增加61宗,达5.5倍。投诉类别包括怀疑诈骗、不当申报医疗券及收费问题等。
医疗券计划始于2009年,目的是鼓励长者使用在社区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减少依赖公营服务,推广基层医疗及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计划向年满70岁的长者提供每人每年250元医疗券。该计划逐步扩大,医疗券金额上升至现时每年2,000元,而且可以累积金额至4,000元,去年起年满65岁的长者也受惠。截至去年12月底,有超过95万名长者曾经使用医疗券。
过往传媒广泛报道有商人怂恿长者用医疗券购买物品和服务,普遍有四种,包括强身奶粉、贵价眼镜、参茸海味,或者对使用医疗券的病人开高价,完全违背医疗券的原意。近年相关投诉增加,相信因为更多长者使用医疗券,而且部分长者会累积医疗券至相当数额,以备不时之需,不良份子却怂勇长者一次花光。
长者担忧机能日渐衰退,想办法保养身体,减轻病痛,倾向相信医护及专业人士的意见。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前张炳良日前提及,有机构利用社会房屋的概念来做生意,无心解决基层住屋问题。医护行业如是,商人不应乘着健康养生的风气,哄骗长者购买不必要物品。
投诉只是冰山一角 政府须堵塞漏洞
政府监察必不可少。诚然,政府已规限了医疗券用途,但不良份子视而不见,反映监管不力。据现行规例,医療券不可用来纯粹购买用品,如药物、眼镜,海味或是医療用品,而卫生署称有机制处理不遵守计划的服务提供者,例如不发还和追讨交易款项,以至转交警方和法定组织,取消其参与资格。然而,究竟有多少长者察觉问题,仍成疑问。长者可能不知道被索价,或者使用的服务物品言过其实,而不良商户也会制造大堆理由,强辩病人有真切需要。即使后来发觉被占便宜,他们或会因为怕麻烦,或者不懂投诉渠道,放弃投诉,只有少部分会记录在案。
鉴于社会关注度增加,政府近来播放电视宣传片,提醒长者要精明使用医疗券。不过,更有效的做法是加强“放蛇”,抓出违规者,杀一儆百。署方也可以跟长者中心与区议员合作,推广正确使用医疗券,增加长者的认知。
原意为鼓励基层医疗 食卫局须带领市民改变医疗习惯
政府要杜绝不当使用医疗券,另一方面,投诉个案增加,呈现医疗券的另一项措施偏差,即医疗券没有减轻公营医疗体系负担。
香港在1990年正式提出发展基层医疗,政府官员后来也强调基层医疗何等重要,但进度缓慢,大多留在文件讨论。及至2009/10年度,政府才落实多一点改革。除了医疗券,还有社区健康中心、家庭医生、大规模疾病筛查或疫苗先导计划等。然而,多年过去,基层医疗的成效有限,《01周报》曾报道有社区护士诊所因资金不足而流失人手,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报告指出,本地妇女健康中心的服务没有连系地区社福团体,全面照顾病者需要。
更根本的问题是,私营体系医疗开支远比公营体系高昂,而长者以至市民相信医院和专科门诊的医护人员,多于社区的私人医生。对于习惯使用公营医疗系统服务的长者,医疗券不大能够令他们转用私营基层医疗服务。长者主要运用医疗券于治疗偶发性疾病,在2016年,只有11%的医疗券交易属于健康检查、健康评估等预防护理。正如“01观点”的医疗专题文章指出,医疗券已成为资助长者到私营医疗院所求诊的补贴。卫生署正与大学合作,检讨长者医疗券计划,但政府要承认,单靠医疗券难以根本改变求医习惯。
本届财政预算案建议医疗券金额加码1,000元,是善举。长者会因为缺钱,耽误检查治病。正因如此,政府更应做好把关,避免医疗券遭不当使用。当然,更重要的是下定决心,改善基层医疗,令长者和一般市民可以防患疾病,有病则可及早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