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学生阅读能力高 阅读兴趣低 教育局莫自吹自擂
教育局宣扬香港小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高,但局方避谈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实在是避重就轻。须知学习理应是终身事业,当年教统局(现称教育局)也常言终身学习。就算香港学童的阅读能力出众,但是对阅读不感兴趣,他日他们毕业,也只会停止学习。局方和学校必须找出问题本因,让儿童享受阅读。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2016”(PIRLS 2016)调查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与香港小学四年级相若的学童使用母语阅读的能力。外界关注排名较5年前下降,但更需要关注的是其他国家赶上。香港表现虽然平稳,但排头两位的俄罗斯和新加坡的表现有显著进步,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只谈“阅读能力”以偏盖全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理解和使用书写文字的能力,读者可以从文字建构意义。他们可以透过阅读来学习,来参与学校、日常活动。数据分析来自两部分,一是学童阅读指定文章后的答案,二是关于学校和家庭环境。
教育局认为,该研究“证实香港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并肯定学校、老师和各持份者多年来为提供优质学校教育所作的努力”。局方又指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经状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较低,反映各方面的支援适切,“小学教育系统能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即使有上佳的阅读能力及社会支援,但学生似乎没有好好善用。教育局没有提及的是,这群小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很低,在阅读课的投入程度更是世界包尾,较新加坡、台湾及澳门低,阅读信心排名 41,阅读兴趣排名 33,同样难让人满意。
固然,这份报告集中研究小四学生的阅读素养,不能以此断定香港所有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然而,小四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比起其他年级相对为高,他们尚未需要面对升中呈分试,课余活动时间比较多,如果连他们都对阅读反感,其他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可能更低。
假若能力和兴趣的落差持续,阅读就只会留在学业,为成绩而阅读。他日离开学校,阅读就变得可免则免,学生甚至有可能对之生厌。
阅读课不鼓励阅读 教改目标沦为空话
论及阅读兴趣,学校环境有一定影响。研究团队发现,学校的阅读课其实不大鼓励学生阅读。此说法可以从一些前线教师的说法得到印证,纵然教育局订下阅读目标,也为学校投入资源,然而,学校对于上层政策绝大多数都是虚应,以盲目催谷借阅量等方法回应校外评核。至于所谓早读时间,更是沦为学生赶功课时空余时间。
教改当年也常言家校合作,连结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但是家长的想法却与教育局的政策相距甚远。报告显示,家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香港学童对阅读的兴趣不高,与家庭教育有关。研究显示,藏书愈多或家长的阅读兴趣较高,学童的阅读能力也愈高。家长在子女入读小学前经常进行阅读活动,学童的阅读能力也较高。相反,有参与课余补习的学生,阅读成绩较没有参与的学生低,无助提升阅读能力。
事实上,香港的考试主导文化已成痼疾,无论是家长、教师、学生均唯成绩是尚,对于其他学习元素也置诸不顾,这情况绝不健康。当时的教育统筹局推动教改,其中一个口号就是“学会学习”,所谓“学会学习”就是要学生不再“死读书”,并学会学习技巧,掌握自学能力。只是教改结果只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令学童更加忙碌。从 2000 年教育统筹局推出第一份教改报告计起,教改即将踏入第三个十年,然而,当年的种种痼疾,却仍然存在,当日的口号,现在听起来几乎是一种讽刺。教育局必须借机检讨过去种种不足,让香港教育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