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教师不堪压力选择轻生 情绪素养教育可否防止悲剧?
身而为人,我们都有情绪。但我们都知道在工作时不可带着过多的情绪,否则就会被挂上不专业之名。而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神圣使命的教师,社会期待他们不止如补习老师般只教应试技巧,更期望他们在传授知识之余达到身教的效果。因此,社会对教师的品格与质素都有相当要求。
然而,近年一个接一个教师压力爆煲,更有教师不堪压力选择轻生,令人痛心。教育界的问题在近年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亦要求政府加快处理问题,可是长年累积的问题并非朝夕可以解决,尽快寻找一些能够帮助老师减压的中短期措施实属必要。英国在05年时提出“情绪素养教育”(Emotional literacy to be taught),香港可否借此借镜?不同部门又可做什么来帮助教师,以免悲剧再度发生?
google大神的威胁:何以完成“传道、授业”使命?
在资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google大神比教师拥有更多又更全面知识,使得过去拥有无上权威的教师,无论是专业抑或知识层面上都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压力越来越大。
“传道、授业、解惑”这个曾令不少热心老师投入教育的神圣使命,在现今社会难以达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彼此的相处模式自然会发生变化。可是,众所周知,香港的教师工作范畴多又广,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成为常态,大部份教师在完成工作后压根儿已没有时间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政治争议下,教师成为各方磨心
旧的关系瓦解,新的关系却无法建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应付各种社会问题,例如近几年国教、中史、通识科的各种争议,教师或多或少都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力。在社会的矛盾下,教师被夹在中间成为磨心,不单要达成教育当局的目标、又要满足家长的期待,无论身心都承受一定的压力,更遑论在学校中成为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
情绪负荷日增但只可压抑
而在繁重工作中,教师因为直接面对学生,不但要管控自己的情绪,更要教导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营造和谐亲密的教室气氛。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教联会在去年六月就发表了一份有关教师身心健康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发现93%教师表示在过去一周曾出现负面情绪,例如疲乏、愤怒和焦虑。当中感到愤怒和焦虑的教师比例较去年上升逾10%。问题不可谓不严重。
教师的情绪负荷日益升高,对教学工作抑或自身健康而言都非常不利。可是,大部份教师一方面为了符合学校文化以及社会的价值期望,另一方面又要维持专业度,避免因情绪“失控”而有损身分,因此大多把情緖压抑下去。
表面的和平,如何解决问题?
可是,这只会使教师的情绪成为隐而未见的问题,并未能正视问题及及时解决。而教师若然一直压抑情绪,久而久之可能使得伪装的自己与内在的真实感受出现異化现象,导致情绪耗竭与工作倦怠的情况。近年来一个又一个教师情绪爆煲,已突现出教师的情绪困境到了很严峻的地步,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不能不正视。
到底可以怎样帮助这群濒临压力边缘的教师?
无可置疑,大力改革症结连连的教育制度才可以将问题连根拔起,这也是政府务必要做的事。可是,教肯改革并非朝夕间就可完成,往往需要用上多年时间。正所谓“远水不能救近火”,除了敦促政府立下决心进行教育改革外,教育当局以及学校管理层也应设立一些中短期措施,舒缓教师的压力,帮助教师走过情绪低谷。
“情绪素养教育”
英国曾于05年时提出了“情绪素养教育”。“情绪素养”由了解自己的情绪、倾听他人、同理他人、以及表达情绪等能力所组成。培养情绪素养能力即是指人可以凭借促进个人能力及生活品质的方式来处理情绪,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人一起工作、促进社区的情感。
而“情绪素养教育”则是借着仔细去记录人在什么情景下会出现怎样的情绪及反应,从而让人了解到当下的情绪以及当时的反应是如何被形塑出来。借着不断的记录、观察、反省,不但让人更了解自己,也从而鼓励人自我调节情绪,可以不用压抑情绪,学会与情绪共处,使情绪不再只是一样会侵蚀自己的坏东西。
教育文凭课程加入情绪教育
“情绪素养教育”当然不是万能,也未必能完全改善教师的困境,但教育局若可以考虑在教师修读教育文凭时,在实用性的教学技能训练以外,也加入一些“情绪素养教育”或有类近效果的课程,甚或加入一些有助建立人生价值观的课堂,如哲学、伦理、文化研究等,或可以帮助准教师立体思考与建立积极面对生命的态度,以及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日后面对庞大的工作压力时,也懂得如何自救。
学校管理层理应多体谅教师
现时不少学校管理层规定教师每天都要花上一定时间与家长沟通。的确,在孩子成长阶段中,教师与家长若可共同合作,对教育孩子应会有更大的帮助。可是,若学校管理层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变成硬性规条,则可能会转化成压力。
由此,学校管理层若可放宽对教师的规则,例如把一些死板的规则变成鼓励性质,无疑是可以帮助教师减压舒困的措施一种,更可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让情绪在适当的时候飞一会
在个人层面上,人也应学会让情绪在适当的时候飞一会。专门研究情绪的Thomas J. Scheff教授曾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深知无论自己有否察觉也好,我们整天都有情绪。”(We know we have emotions all day long, whether we’re aware of them or not)因人乃是有七情六欲的生物,不可能廿四小时都处于无感觉的状态下。与其压抑情绪,不如学会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将其发泄,让情绪飞一会然后重新振作。而学会这个“技能”,不单可帮助自己,也可以教晓学生情绪管理的技巧以及其重要性,相得益彰,互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