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赤来得正合时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向立法会透露,今个财政年度(至2025年3月底)的赤字估算为约1000亿元,比起今年2月《财政预算案》预计的481亿增加超过一倍。司长表示卖地及补地价收入大幅下滑,9月前地产交投淡静令印花税收入偏低,以及企业盈利未如预期导致利得税减少。此言一出,随即成为新闻焦点。
1000亿元是多是少,只能透过比较才能呈现。香港政府2020/21年度财赤2325亿元,2022/23年度及2023/24年度赤字亦分别达到1223亿及1002亿。由此可见,今年即使财赤增加至1000亿元,至少也不比之前严峻。不过早几年还有疫情影响,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理应财政状况更好。司长归咎的卖地及补地价收入,以原本预算330亿元来计算,目前相当于少了接近300亿元,说是赤字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也不为过。
高息环境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及负债增加,发展商投标、作价以至改地契转趋保守,或多或少也在预期之内。而且一个铜币总有两面,如其说是卖地、补地价及印花税收入大减,另一个角度看不就是政府财政结构单一,其他收入来源未能增加以至补位?
相比起利得税、薪俸税等财政来源,地价和印花税收入本来就容易随行情动荡。六届特区政府以来,地价收入占GDP比率在2003/04年度曾经低至0.43%(这个纪录在今个财政年度料将打破),在2017/18年度又曾经高见6.2%,比利得税的占比还要高。印花税的波动没那么大,但亦曾低至0.57%(2002/03年度)而又高达3.58%(2017/18年)。更何况地价收入和印花税往往“齐上齐落”,难免令库房收入不稳定。
相比之下,薪俸税和利得税对于公共财政的支持就可靠得多。前者占GDP比例一直维持在2%至3%左右,后者自从香港经济从沙士完全恢复过来之后,主要在5%至6%区间上落。惟稳定是一回事,稳定得来有没有增长又是另一回事。理论上,如果市道畅旺,不论是企业抑或打工仔都收入增加,利得税和薪俸税的贡献应该愈来愈大。但实际上,两者占政府总收入分别维持在20%至30%之间和10%至15%左右,客观数字反映了公共财政结构没有改革的事实。由上届政府说的“理财新哲学”,到现任司长矢言要让所有市民都可以分享到发展成果,似乎都是言过其实。
面对千亿财赤,财政司司长当然要谨慎理财,尤其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开支。所谓节流,关键不在于为减而减,而是各项支出是否值得、有何重要。我们应该花多十亿八亿,鼓励长者多外出走动,抑或浪费了在无谓的酬酢、务虚的宣传、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如果说节流反映官员的价值取向,开源就考验他们的视野和格局。自订车牌每年为库房进帐几千万,就是看准了富裕阶层的承担能力;如果将大学学费划一提高,基层家庭就会惨成输家。比起简单开征费用,特首李家超强调政府推出不同措施来增加经济动力,由机场三跑系统、启德体育园到盛事和国际会议,透过提振经济及增加企业收入,最终惠及库房收入,正是可取之道。
一言以蔽之,用得其所的开支是投资。我们希望政府应省则省,但同样要懂得应使则使。在香港全力拼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碰上千亿赤字,正是时候全盘检讨及改革财政结构,对于北部都会区等值得投放的项目就进取而为。须知道香港政府的负债占GDP比率远低于大部分先进经济体,陈茂波早前预计未来五个财政年度介乎约9%至13%,大有空间发债以支持和加速经济发展,投资未来。财政赤字不令我们担忧——只要政府积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