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怎样的香港
“所谓亲眼见过才会相信。很多外国朋友亲身体验过香港后会对香港有非常正面的看法,了解香港社会缤纷多元、先进和方便的基建以及非常安全的治安环境,在回到本来的地方后往往成为香港最有说服力的大使。这种种有形无形的好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具有非常巨大的策略意义。”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11月19日)在盛事记者会上说。
刚好在这两天,一些“外国朋友”就来了香港出席金管局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昨天(11月18日)的欢迎晚宴设于中环新地标The Henderson,国际银行、基金、投资界钜子可以欣赏Zaha Hadid的设计,在Cloud 39能够饱览270度天际线,把繁华城市景致尽收眼底。不过根据仲量联行的最新数字,中环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升至12.2%,湾仔和铜锣湾区是10.3%,整体市场空置率维持在13.4%;第一太平戴维斯最近亦指出中环的写字楼空置率激增220万平方呎,预计到2027年整体写字楼空置率将达到17%。“外国朋友”在香港看见的是绚烂夜景抑或乌灯黑火,不是没有疑问。
这次峰会以“在变局中前航”为题,承蒙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亲身来港出席,加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和中证监主席吴清双双赴会,即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由副行长朱鹤新出席而潘功胜没来,但是规格已明显高于去年。这反映中央对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视和支持,似乎更吸引了国际金融领袖赴会。除了花旗集团行政总裁Jane Fraser、瑞银集团董事长Colm Kelleher、黑石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onathan Gray、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这些“老朋友”之外,法国巴黎银行这次由董事长乐明瀚出席,摩根大通总裁兼首席运营官Daniel Pinto亦都来了,加上今年上任的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等,嘉宾份量十足。
香港搭台不可能只是让中西碰头。股市再消沉也好,国际金融中心应该“烂船也有三斤钉”,那我们在金融领域能够说好什么故事?有什么优势能够让“外国朋友”亲眼看见?何立峰寄语香港积极发展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家族办公室业务,我们不知进展如何。他认为香港的营商环境自由开放,普通法制度与国际接轨,希望我们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全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流互鉴,现在是否朝这个方向迈进?副总理既说香港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要对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发挥独特作用,那等于考验我们在国际社会上交朋友的能力。
环球投资者出席金融峰会的同一个早上,多国领事前往法院旁听“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的判刑,欧美政府以至西方社会如何看待大概可以预计。政府官员不但要有传讯技巧应对舆论,更需要智慧和灵活的处事手法,向国际社会展现香港法治、开放和多元的一面。尤其是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特朗普重返白宫令形势更加难测,国际投资者随时面对政治因素影响,民间交流和旅游经济亦可能会受舆论左右。黄伟纶公布香港明年上半年最少举行93项盛事,估计吸引84万旅客参与,有望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大使”。而在他们来港之后,就是在这里有什么可以体验的问题。如果只是不停涨价的车票,一个个丢空商舖,那就完全是另一种“亲眼见过才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