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满街“澳牛”式服务态度 皆因劳工与佛无缘?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星期六(4月29日)开始是内地一连三天的五一假期,而香港除了五一外,还有周三(5月3日)的佛诞公众假期,不少港人选择在5月2日、4日、5日多请3天大假,自制9天黄金周假期。惟香港虽弥漫假日气氛,但零售业却不看好,与其说是游客与港人消费力有限,更可能是本港服务业的“澳牛”式服务态度赶客。前线从业员为何黑口黑面?可能因为他们“与佛无缘”。

据政府统计,饮食业雇员工时长达每周54小时,高于不少行业,惟薪酬水平却偏低(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全球微笑指数香港包尾 与经济低迷有关

国际微笑调查 香港服务业很“澳牛”

在佐敦的茶记“澳牛”可谓无人不识,虽然其炒蛋多士令人回味无穷,但“澳牛”的著名之处还因其侍应服务态度粗鲁,一提到“澳牛”,几乎等同服务态度差劲的代名词。一家食肆不善待客人,可以是一个古怪的特色,成为一个莫名奇妙的卖点。假若香港满街也是“澳牛”式服务,则非香港佳音。的确,多年的研究显示,在旅客眼中,香港的服务业确实很“澳牛”。

零售业工时长,假期少,不少从业员都希望可增加假期日数。(资料图片/陈焯𪸩摄)

研究消费服务质素的国际组织“Better Business World Wide”早前发表《2017年微笑报告》。在对顾客微笑评分方面,香港在受调查的67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排名尾二,排首位的是爱尔兰。至于在向客户打招呼方面,香港的评分也是敬陪末席。而且,自从这项研究在2010年开始以来,香港的排名就在后列。刘德华在2002年的经典广告对白“今时今日咁嘅服务态度系唔够㗎”,想不到在15年后,“今时今日”的服务态度,没有变好只有变差。

不过,这是因为香港人特别没礼貌、甚至一出世就是黑口黑面的吗?

港人工时冠全球 零售餐饮成重灾区

众所周知,香港的工作时数“名列前茅”。根据瑞银集团在2015年9月发表的调查,香港人平均每周工作50.1小时,工作时数冠绝全球,比伦敦多近一半,比台北多近两成。而且香港的服务业从业员,工时较其他工种更长,根据政府统计处今年3月发表的工资工时调查报告,零售业劳工工时高于平均水平,饮食业每周更要工作54小时。加上上班通勤的时间,不少服务业打工仔每天花上大半天在工作上面,大大压缩了休息时间,遑论有时间与家人相聚或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只有工作、工作、再工作的人生,标准工时立法更遥遥无期,不口黑面黑才奇怪。

1999年,四月初八的佛诞正式列为法定公众假期。(资料图片)

再看看薪酬,服务业员工的待遇大幅落后其他行业。去年每名饮食业的每月工资中位数,仅得1.18万元,远低于整体工资中位数的1.62万元。

至于其他待遇方面,绝大部分服务业前线人员,只能放一年12天的劳工假,而非一年17天的“银行假”法定假期,就如今天5月3日佛诞,当不少港人高高兴兴放假之际,服务业从业员却“与佛无缘”要继续上班,更因为红日的消费者较平日多,工作压力可能亦更大,处身工时长、人工低、假期少的工作环境,任谁也难展欢颜。

延伸阅读:【打工仔辛酸】去年工资中位数仅增4.1% 创5年新低

人工低假期少 谁能展现欢颜

即使最新失业率降至3.2%的三年低位,几乎是“人人有工开”,但打工仔也不见快乐,这只是反映员工挨长工时,换来的只是仅仅够糊口的工资,还要他们每天笑面迎人、有求必应,又是否有点强人所难?

零售业、饮食业面对疲弱经营状态,香港服务业寻求出路刻不容缓。若香港服务业黑口黑面的状况不作改变,别说游客、特别是肯花钱享高质服务的国际客不再回头,连香港人也宁愿在假期飞到海外消费,享受更好的服务水平,而非在香港“贴钱买难受”。但与其要求服务业前线员工勉强挤出更多笑容,雇主实有更大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令打工仔“笑得出”的合理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薪水、工时,以至公平的假期安排,否则这些老板自以为精明,悭了人工、省了假期,以为雇员只是任劳任怨的机械人,这样的孤寒营商之道根本只是在赶客,为自己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