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特首应订产业蓝图 推进大专教育升级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二(10月30日),恒生管理学院升格大学;同日,科大宣布将在广州设立研究院。这两则消息令人亦喜亦忧:恒管升格,标志大学普及化迈进了重要一步,实属喜讯;广州政府资助科大在内地设研究院,是对香港科研水平的肯定,但当中亦隐含危机,随着内地经济日趋发达、资助日增,会否有更多本地学术机构北迁?

回归以来,历届政府都表示要推动产业多元化、知识型经济,然而,或因管治者懒政无为,或因志大才疏,至今香港仍倚重金融、旅游等四大传统产业。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金融产业地位大不如前,世界各地政府都深刻反思,着力发展创科产业。香港经济也进入转型期,产业升级刻不容缓,推动创科为其中要务。

特首林郑月娥上周访日归来,便称要加强创科研究与人才培育。要推动创科发展,必须提升大专教研质素,为了配合产业升级,教育体制更应与时俱进。林郑上任后增拨了教育经费,确为善政,但解决资源不足的底层结构问题后,她还须提出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展现执行政策的魄力,教育质素才有望大幅提升。

改革大专教育体制乃提升市民质素与学养的重要途径,政府不应忽视。同样地,教育是香港的优势产业,在提升教育质素的同时,政府应推进教育产业化,创建香港大学城,成为地区的学术中心。

近年私立院校增加,政府也开始为入读指定自资院校的学生提供每年三万元学费资助,学位普及化迈进一大步。接下来,政府应着力提升私营院校的教研质素,并发挥公营院校的既有优势,巩固科研中心的地位。

提升私校教育质素 壮大公校既有优势

毋庸讳言,私营院校的资源难与公营大学匹比,无论在教学还是研究质素方面,要赶上公营大学仍需时日。按现行标准,学生在文凭试考得“3322”(中文和英文3级,通识和数学2级),或完成副学士、高级文凭,就符合入读自资学士学位的资格。为达致学位普及化,大专院校采取“宽入”的政策实属应当,但是,倘若院校的毕业标准过宽,学位会因为欠缺认受性而乏人问津。另外,如果学生在读毕四年大学后仍一无所获,就算学位普及化,市民的质素也难望提升。故此,政府在课程审核上必须从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知识水平与其学历相称。

恒生管理学院升格大学,标志香港大学普及化迈进了重要一步。(罗君豪摄)

对于院校发展来说,资金不可或缺。相对于欧美国家,香港商界资助大专院校的风气并不旺盛。自资院校的名气不及公营院校,自然更难觅得大额资助,故政府应提供发展资金,以为提升院校质素。的而且确,现时自资院校质素参差,部分院校本学年收生不过寥寥数人,要求政府向所有院校拨出补助金,并不合理。相对合理的做法是以择优的方式,为自资院校提供拨款。政府近年不定期为自资院校提供年度配对基金,院校从民间募得一定款项,政府会提供相应的补助金,这类计划应该恒常化,并增加配对拨款金额。

另一边厢,公营大学的教学、研究发展都相对成熟,政府应发挥其优势,进一步提升教研质素。在研究方面,去年香港的顶尖科学家绕过港府,向中央表达研究经费不足,是对港府的警示。一些北上的科研人员指出,在内地可以收到国家、省、市级的资助,科研环境远胜香港。林郑虽然提出在任期内将香港的研发开支增加至占本地生产总值1.5%,但与深圳的约4%仍有差距,政府应急起直追。在上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林郑亦提出向教资会辖下研资会注资200亿元,以期改善香港的研究环境,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仍远不足够。同时,政府应该改变重理轻文的资助方针,在壮大科研的同时,增加对人文学科的支援。

改革大专教育体制乃提升市民质素与学养的重要途径,政府不应忽视。(吴炜豪摄)

在教学方面,由于院校排名以至教资会的拨款,都相对着重研究成果,这影响到大学对本科教育的资源投放。有学界中人反映,学校现时聘请的教职员多只专精研究,教学兴趣与能力不受重视。世界排名、研究水平值得大学继续追求,但是,提供优质本科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本步,“重研轻教”绝非理想现象。为了提升教育质素,政府应增拨资源聘请集中本科教学的长约讲师,向“教研兼备”方向发展。

教育产业化非万恶 英国经验值得参考

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也是首要追求的目标。其次,政府应该善用教育优势,推动产业化发展。观乎Universities UK的数据,英国的大学在2016/17年度一共收取了442,375名国际生;在2014/15年度,国际生为英国带来达258亿英镑(约2,626亿港元)的经济产出。香港大专院校在国际排名上一直表现颇佳,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年10月公布的排名来说,港大、科大、中大均位列亚洲十大。另一方面,纵然近十年来本地大学国际生学费录得增加,却不愁无人报读。以港大为例,本学年国际生学费为16.1万元,比起2013年的13.5万元上升19%,但报读者仍众,足见本地大学具吸引力,政府应发挥教育产业的优势。

事实上,教育产业化并非新鲜事,2008年,时任特首曾荫权就提出六大优势产业,教育是其中之一,可惜在他2012年离任时,教育产业仍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1%,比2008年的1%,只上升0.1个百分点。梁振英上任特首后,随即将教育、医疗剔出产业政策之列。

许多香港人担心教育产业化必然影响到大专教研质素,然而,将教育和产业对立,是一种狭隘的认识。(邓倩萤摄)

当年许多香港人担心教育产业化必然影响到大专教研质素,梁振英遂“从善如流”。然而,将教育和产业对立,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如果院校质素差、认受性低,家长根本不会愿意支付学费;按此理,提升教研质素,应是教育产业化之本。牛津、哈佛等大学都收取高额学费,却一直是世界最佳。当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的确出现了一些买卖学位的“学店”,香港过去也有自资院校超收学生。但是,香港的院校数量远不如英澳,较易监管。而且,院校受既定条例监管,只要政府从严,当能防止乱象重演。

更何况,就算政府不推动教育产业化,也不代表院校不走这条路。近年来,不少院校都计划在内地开设分校,这并非最理想的结果。教育产业所带来的收益,除了学费,还有学生的校外消费。2014/15年度,英国国际生校外消费的毛附加价值,已达130.6亿英镑(约1,329亿港元)。同年,国际生创造了206,600个全职职位;香港的博士生正愁没有出路,在本地推动教育产业化后,教研职位可望增加。由是观之,政府应引导院校在港招收更多国际生,而非在境外设校。

其实,不少院校都希望增收国际生。科大校长史维早前接受《香港01》访问便表示,认同香港应培养更多人才,但碍于土地匮乏、宿位不足,现实上不可行。

在满足大学硬件需求的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国际生收生比率。(吴钟坤摄)

坊间一直认为,增收国际生会减少本地生学额。实际上,八大院校每年共有15,000个受资助学额;就算多收国际生,也不会影响本地生入学机会。话虽如此,去年的施政报告反映本地大学共欠13,000多个宿位,多收外地生,本地学生将更难入宿。无论是从产业角度看来还是教育角度看来,政府都应该增建宿舍。

在满足硬件需求的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国际生收生比率。现时,公营院校只可以收取20%的国际生,而获准招收境外生的私营院校,招收内地、台湾、澳门学生的限制则为学生总数10%。这些限制并不合理,应该废除。就私营院校而言,在2022/23年度起,文凭试考生人数将会下跌,影响收生,政府应未雨绸缪,放宽限额,让私营院校做好准备。

林郑月娥的确增拨了教育资源,解决了一些历届政府无能所致的积弊。接下来,她还须提出配合产业政策的教育蓝图;这关乎到她是否认识到政府的角色。过去的特首多少囿于自由市场的逻辑,令产业政策名存实亡;这种放任无为的施政方针,蹉跎了香港二十年的光阴。林郑在首份《施政报告》已提出政府要做“促成者”,意味着她会告别积极不干预政策,但仍与市民的期望相距甚远。香港多年来发展滞后,已经没有条件再耽搁政事,林郑是时候成为“主导者”,带领市民走出困局,追回失去的二十年。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1月5日出版的第136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