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齐贺国庆75周年 成就斐然前景亮丽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举国以至全球中华儿女同庆同贺的大日子。1949年以来,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斐然,由一穷二白,发展至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及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就足以让所有中国人自豪和骄傲。
香港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一直心系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大业,积极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坐上了国家高速发展的列车,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这个值得庆贺的大日子,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筹办超过400项多元化的庆祝活动,当中不乏意念新颖的项目,例如无人机演绎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名作,势必将国庆的热闹气氛带到社区每个角落,让市民分享国家骄人发展成就的光荣,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新质生产力成国家发展新引擎
我们既对国家过去75年的举世成就感到振奋,更对国家未来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中,长远向好的势头不会改变,预期今年国家经济增长5%左右,对于全球第二大的经济总量来说,实属中高速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近年国家在高端科技发展迅速,包括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都位居世界前列,移动支付普及率去年更升至86%,是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销量连续9年排名世界首位。“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下一阶段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
把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
国家发展持续向好,香港同样受惠。早前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在“一国两制”下,凭著“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吸引和利用外资上扮演关键角色,而这一角色在国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将能发挥更大作用。
在内地金融开放方面,香港在金融和专业服务业的经验,可与内地加强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带动上市集资、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发展,并在推动内地金融扩大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国家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深信,香港只要发挥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当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络人”角色,深度参与国家扩大开放的事业,定能乘风破浪取得新的发展,绽放更璀璨的光芒,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李民斌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