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性风波】权力失衡造就二次伤害 处理机制仅少数教会采用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隐形香港”及“01侦查”早前独家揭发,两名圣公会男教友在十多年前被圣公会男牧师抚摸下体,但圣公会大主教邝保罗知悉事件后,因无法直接接触受害人而无再跟进。报道曝光后,圣公会主动报警备案。事件引起教会处理与性相关不当行为的机制缺陷,圣公会回应时直言,现行机制要接触到受害人才会调查,否则不会接触被指控的人员。专门服务性暴力受害人的志愿机构风雨兰,收到50多个教会转介的性侵个案,其总干事王秀容形容,教会对性的忌讳、讲求家丑不外传、从无处理性罪行的培训,都容易令受害者有二次伤害。香港基督教协进会2013年曾制订防止性骚扰政策,让教会内自订发生性不当行为的处理机制,但“性别公义促进小组”召集人王美凤牧师指,只有少数教会采用。“隐形香港”及“01侦查”记者

圣公会目前处理与性相关的不当行为,需要直接接触受害人才跟进。图为圣公会会督府,现时为香港圣公会教省办事处,并非事发地方。(资料图片)

投诉纪录?圣公会无统计

“隐形香港”及“01侦查”早前独家报道,两名圣公会男教友在十多年前被圣公会男牧师抚摸下体。其中一名教友阿轩(化名),指2004年自己17岁时,被圣公会男牧师从后拥抱沿胸口抚摸并尝试伸手入裤内,当时因为害怕而无报警。他在在2007年把事件告诉给教友,并因此得悉受害人不止他一个,他期待教会能调查和回应,可惜等待十年,得不到一个答案,他形容是“二次伤害”。11年后,阿轩终于鼓起勇气,向传媒说出事件,不让自己成为制造不公义的沉默者。而教会亦报警处理。

圣公会教省秘书长管浩鸣,接受访问时直言,教会的机制是要接触到受害人,才能调查,亦承认,2007年得悉有教友投诉同一名男牧师对两名教友作出不当行为,大主教邝保罗曾讨论事件,教会亦知悉被指控的牧师身份,但从无调查,亦无向该牧师查询。

邝保罗2007年与港岛区总干事梁秀珊牧师就事件的讨论,并无会议纪录。被问及有无统计与性有关的投诉,管浩鸣指,只有2007年的汇报。近年全球各地都有教会卷入性丑闻,更有神职人员因性侵被捕,被问及圣公会如何看待外国的事件时,管浩鸣只称注意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正与法律顾问检讨处理机制。而报道看出后,圣公会报警备案

过往香港教会亦神职人员以性罪行被定罪。一名转任保险经纪的香港天主教区刘姓前神父,被指于1990年代性侵一名15岁男童,在2002年被警方以涉嫌“非礼男性”拘捕,最终判囚四年。时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林郑月娥曾表示,高度关注神父涉嫌性侵犯儿童的案件。

风雨兰总干事王秀容指,教会对性的忌讳、讲求家丑不外传、从无处理性罪行的培训,都容易令受害者有二次伤害。(香港01记者摄)

制度缺陷 令教会相隔11年才处理?

专门服务性暴力受害人的志愿机构风雨兰,收到50多个从教会转介的性侵、性骚扰个案,其总干事王秀容指,当中近30个是涉嫌强奸,部分是在教会内发生,但并无统计具体数字。

王秀容说,以往统计过性罪行的个案,有80%是熟人所为,受害人举报本来就有很多顾虑,加上教会传统,令受害人更难说出口,“教会着重和谐、合一、家丑不出外传,倾向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加上教会对性的话题保守,甚至认为性是污糟的,更难说出口。”

机制缺陷,更令犯事的人可能重复犯案,“静鸡鸡处理,叫侵犯者离开教会,那个人可能去另一间,但由于他的前科无人知道,性侵的问题根本无解决过,他可能又会在新的地方再犯,揭发后又离开,再去新的地方。”王秀容形容侵犯者因此得不到治疗,自己不能正视问题,令事情持续发生。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性别公义促进小组召集人王美凤牧师指,防治性骚扰政策只有少数教会采用。(资料图片)

教会权力关系 难以道出经历

性侵或性罪行,往往并非性欲的问题,王秀容指,侵犯者更多是权力的彰显,“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作案,更觉得自己是权威人士,受害人讲出去都无人信,令性侵问题延续。”

权力关系,来自两个层面,第一层是侵犯者本身是自己尊敬的人,“受害人担心关系破裂,以致难于启齿。”王秀容说。

而第二层,更是因为揭发后,经过教会的一层层管理层施压,可能要求教友不要报警,在教会内处理,王秀容说,这令受害者造成二度伤害,“得不到平反,甚至没有任何交代,这一层伤害更深。”

王美凤指,教会内的权力关系令受害人难以道出经历,对于有权力的牧者及教会人员,若受害人在教会内并没权力,关系上便会处于弱势,“令受害人说出时更需要勇气”,因此独立的投诉机制更显重要。

“隐形香港”及“01侦查”揭发,圣公会在2007年接到教友转述,有两名男青年教友被同一男牧师抚摸下体,大主教邝保罗曾讨论事件,但称无法直接联络受害人,而无跟进调查,亦无向被指控的牧师查问。(香港01记者摄)

防治性骚扰政策 建议设独立委员处理投诉

近年全球各地教会都爆出性丑闻,拥有21个会员、包括涉事的香港圣公会在内的基督教协进会,辖下的性别公义促进小组于2013年已关注该问题。并制定防治性骚扰政策纲领。

王美凤指,防治性骚扰政策是一份公开、透明和公正的指引,当中的“处理性骚扰投诉委员会”负责处理由管理人员、雇员、求职者、其他同工及活动参与者提出性骚扰投诉。独立委员能让受害人说出来的时候感到安全,不论投诉或调解也有步骤可循。

她指协进会一直在教会层面推广,现时已有一些团体、神学院愿意商讨相关指引,唯整体上仍然只有少数教会采用。她认为原因有三,教会未有认为事态严重、因事件敏感因而处理及执行上有所困难、小型教会资源有限。她呼吁教会重视问题,尽快于内部设立机制,让受害人有渠道跟进。

受害人对性侵犯以及自己的法律权益不熟悉,加上教会无机制处理,教会人员亦无学习和训练过如何处理相关投诉,王秀容形容,这些缺陷,令性侵持续,受害人看不见公义得到彰显的希望。

《性别歧视条例》列明,组织对成员被性骚扰有转承责任,王秀容说,组织收到成员投诉后不处理,受害人可用民事途径控告组织;而条例中亦有“使人受害的歧视”(victimisation)条款,王指若受害人揭发后,受不公平对待,组织亦有法律责任。

圣公会牧师卷入性风波,记者接触到两名男教友,声称曾被男牧师摸下体,圣公会指当年无法跟进,但绝不姑息。(01制图)

【圣公会性风波】系列报道

【圣公会性风波】两男青年控男牧师摸下体 圣公会:当年无法跟进

【圣公会性风波】教会回应01报道 正视涉嫌不当行为 交警方跟进

【圣公会性风波】涉事牧师独家回应 认畀钱助升学  否认性侵

【圣公会性风波】男少年指牧师摸身体 六问六答解释来龙去脉

【圣公会性风波】权力失衡造就二次伤害 处理机制仅少数教会采用

►如果你在教会或其他机构内曾遭受与性相关不当行为,而又愿意与记者详谈:一)请填妥以下问卷:https://bit.ly/2qxLW51 或二)inbox“隐形香港”facebook 专页:https://www.fb.com/hkre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