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狂潮】两城同推辣招 为何狮城楼价跌足3年 港楼却续升?
香港楼市狂潮持续,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连升11个月,再创有纪录新高。与此同时,另一亚洲国际大都会新加坡私人楼价却连续14个季度下跌,是该国自1975年开始统计以来最长的跌浪,较2013年的高位下挫近12%,教不少港人“葡萄”。
香港与新加坡,同属外向型经济,资产价格又因热钱流入而水涨船高,最终逼使两地政府推出多项楼市辣招,但为何港产“辣招”却失效?
翻查资料,新加坡早于2009年推出楼市辣招,香港则在2010年开始有辣招出台,时间相若。两个城市采用的辣招亦大同小异,新加坡方面有卖家印花税﹙Seller’s Stamp Duty,SSD﹚、额外买家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dy,ABSD﹚,香港则有额外印花税(Special Stamp Duty,SSD)、买家印花税(Buyer’s Stamp Dudy, BSD)等,同样是为了打击楼市炒风,增加炒家的交易成本。
不过,事后检讨,结果却大不同。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数据,当地今年首季楼价下跌0.5%,已是连续第14个季下挫,创下该国1975年有纪录以来最长跌浪。如果自2013年高位计,新加坡楼价已累跌11.7%。反观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港私人住宅楼价已连续4个月创新高,截至今年2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12.8点,连升11个月,再创有纪录新高。
港私楼落成量无大增
楼价升跌向来都取决于供求关系,虽然香港及新加坡双双出招压抑楼市,但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认为,两地楼市的供需面不同,不能直接比较,结果也不尽相同。
先从供应说起。刘嘉辉指出,新加坡很多人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HDB Flat),私人市场占楼市较小的一部份,在需求不大的情况下,一旦私人市场的供应和空置率增加,私楼楼价自然出现较大的跌幅。根据最新资料,新加坡楼市已出现供应过剩的现象,该国私楼空置率处于11 年来最高水平,预料要3年才能完全消化,是新加坡私楼价格下跌的一大原因。
至于香港,私楼市场庞大,其供应量近年其实没有明显增加。以2016年为例,差估署原本预测本港私楼落成量达到1.8万伙,但最终实际落成量只有1.46万伙,只有预测的8成。12年至15年本港私楼落成量分别为1.01万伙、8,254伙、1.57万伙及1.13万伙,远低于2004年的2.6万伙。
狮城从供应面着手
另一边厢,翻查资料,2008年左右,新加坡政府兴建的组屋数量一度由每年平均约两万多个单位,跌至只有数千个单位,再加上外地热钱涌入投资,令新加坡楼价升了约一倍,引来不少年轻人大怨“上车难”。为平息民愤,新加坡政府除了推出辣招外,还大增单位供应,2014年,新加坡新组屋单位竣工更是到达了2.8万个单位的历来最高纪录,后来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由于新加坡政府潜在土地储备丰厚,令政府可以操控单位供应,长期主导楼市发展,只需适当时候透过“加辣”、“减辣”控制短期楼市不致成为“脱缰野马”,便可解决“住屋难、住屋贵”,这个困扰不少大城市的深层次矛盾。相反,香港政府并没有加大力度兴建公营房屋,公屋供应量远追不上市民的需求,轮候时间创下15年来新高;同时,私楼供应未见大升,致令港楼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所以,新加坡与香港同是推行类近的辣招,但前者楼价累跌一成多,后者楼价却不知何时才会有转势回跌的一天。
曾渊沧︰新加坡政府有“无限的地”
正如不少楼市专家指出,辣招只能够是短期措施,要令楼价回到正常水平,关键在于重整楼市的供需。城大管理科学系特约教授曾渊沧直言,两地楼价走势大不同,跟辣招和推行组屋与否的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土地供应问题,“你无办法增加供应,点压都压不到,辣招只有短期效应。”曾渊沧说。
他形容,香港土地不是没有,地少人多只是假象,问题是反对声音大,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这个问题你问梁振英他最了解,他也说香港有好多地,只是用唔到。”曾渊沧续称,这令香港新加坡楼市大不同,“香港政府找不到地,新加坡政府就有无限的地。所以香港只可以压抑需求,无办法增加供应,但新加坡则两样野都做。”
辣招难阻内地客
此外,香港与新加坡楼市在需求方面亦有不同。刘嘉辉称香港和新加坡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差别,是香港靠著内地这个很大、而且经济发展强劲的经济体,“这问题是两睇,有人觉得好处是有大靠山,也有人有人觉得不好处是将楼都炒贵了”。相反,他表示,内地去新加坡买楼的人则较少,新加坡海外投资者主要是马来西亚等地比较多。
香港和内地的紧密关系,加上在人民币贬值及内地压抑楼市的背景下,内地人来港置业已于去年回升,令部份辣招尤如被“废武功”。以2012年香港推出的买家印花税﹙BSD﹚为例,虽会向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征收15%税率,但由于有不少在港工作或读书多年的“港漂”已拥有香港身份证,令BSD的效用大减。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公布的资料,截至2015年底的12年间,通过多种就读、就业签证计划获批入境的“港漂”数目有15.96万人。按照《基本法》规定,内地居民在香港连续居住7年以上便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入境处没有资料显示实际有多少名“港漂”已变永久居民,但智库香港集思会过往的研究称,约有28%“港漂”会选择“入籍”而成为新香港人。
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数据资料显示,去年内地买家一手宗数比率连跌4年后再度回升至近14%。一手住宅个人买家登记中,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内地买家(以买家姓名拼音辨别)购买本港一手物业所占的注册宗数比率大约13.8%,较2015年9.7%增加4.1个百分点,创下自2012年BSD推出后的4年新高。至于二手住宅市场,内地买家占比同样创下4年高,比率也由2015年约4.5%升至去年约6.2%,增加约1.7个百分点。变相佐证即使有多重辣招,阻碍境外投资者来港买楼,但仍难阻“入籍港漂”对港楼之需求。